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马镇镇:红色记忆铸就抗战丰碑 今朝奋进绘就和美画卷

2025-09-11 15:34:09 来源:西北在线

马镇镇,位于神木南部,是一片炽热的红色热土。作为曾经陕甘宁边区的“东大门”、抗战前哨和晋绥边区的可靠后方,马镇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2021年,“八路军120师暨晋绥边区后方基地历史陈列馆”落成,这里系统梳理并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激扬爱国情怀的永恒地标。

20250911150325372-35-f2857.JPG

历史回响:陈列馆中的抗战记忆

踏入陈列馆,抗战时期的历史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在一幅油画前,合河村监委主任白俊功向记者讲述起马镇镇的抗战故事。

白俊功说:“1938年3月,日军进攻到忻州的偏关、河曲、五寨、岚县、兴县等地,战事已经抵近黄河东岸。其时,贺龙元帅领导的120师,在各个战场上积极抗战,经历了大大小小很多战役,由此产生了比较多的伤病员。得益于合河渡口和裴家川渡口的便利,通过岚漪河河域将宁武、岢岚、岚县、五寨等各个地方的伤病员转移到合河后方医院(120师后方医院第二卫生所)进行治疗。其时,治疗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200多人。”

20250911150324754-41-f715f.JPG

白俊功介绍,当时合河村是沿黄河的一个大村,有五户大户人家。这些大户人家主动腾出自己的房子,供120师卫生所用作指挥室、治疗室、手术室等后勤保障机构。

“在支前保障方面,我们村捐钱、捐物、捐粮,为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合河村的村民也受到120师卫生所伤病员们的精神感召,在后期积极投身到解放战争当中,特别体现在解放神木、高家堡两次战役当中。”白俊功讲述道。 

20250911150324658-96-a7519.JPG

抗战时期,马镇人民的抗战热情空前高涨。各群众团体竭尽全力支援抗战,原民兵组织“赤卫队”改名为“抗日自卫队”,青壮年民兵积极参军、参战;“妇女联合会”改为“妇女救国会”,妇女们护理伤病员,做军鞋军衣,种棉纺织,全民总动员参加抗战。

陈列馆内,一面英烈墙格外醒目,上面刻了六百多名革命烈士的名字,其中王金全、王喜(王希)、焦九九、郭棉生等烈士都是马镇人。他们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50911150324516-16-7ecd4.JPG

继往开来:红色精神照亮乡村振兴路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如今,马镇人民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合河村村民白俊奎说:“去年,政府给我们整修了屋顶的防水,又给我们换了门窗,外墙给我们粉刷了,改造得挺漂亮,住着挺舒服。”

20250911150324670-25-3dad7.JPG

“我们合河村作为2024年神木市首批和美乡村,全年总投资600余万元,对86户村民的房屋、窑洞的外立面、房顶和门窗进行改造,同时对街道、广场进行了石板铺装等。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村内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合河村第一书记郭爱平介绍道。

20250911150344410-81-363ac.JPG

合河村只是马镇镇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马镇镇共完成795户农户房屋外立面改造及屋顶防水施工;同步推进12.8公里道路硬化、9.3公里沟渠整治、36处残垣断壁拆除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显著提升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在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马镇镇立足沿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生态经济新路径,紧抓村企结对行动机遇,积极引进和培育特色产业项目,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呼彦 邓浩)

20250911150344087-40-c95a1.JPG

20250911150344026-24-3c048.JPG

20250911150343857-84-4c1d5.JPG

20250911150400845-90-d9861.JPG

20250911150436728-14-928c5.JPG

20250911150436330-40-5eef2.JPG

20250911150435856-46-f3dfe.JPG

20250911150436059-26-f0ef9.JPG

20250911150435776-35-42163.JPG

20250911150748781-62-f3260.JPG

20250911150748162-41-db864.JPG

20250911150748607-15-d1537.png

20250911150748589-2-84fdb.png

20250911150747312-37-dc295.JPG

20250911150809233-84-bcc4b.png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