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西安加速科创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企业近三千家 多项技术国际领先

2025-09-12 08:53:57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成哲)9月1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围绕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展开介绍,集中展现在科技供给、产业融合、创新生态与区域协同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多项科技突破,其中包括国际首个十皮秒级、千公里实地光纤传递工程系统,以及全球加工范围最大的镜像铣装备等成果。

图片

西安通过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上,成立市级工作专班,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成国际首个十皮秒级、千公里实地光纤传递工程系统。多家龙头企业实现技术跨越,中航西飞联合高校成功研发12米级卧式双五轴镜像铣设备,这是国内首台、全球加工范围最大的镜像铣装备。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成功研制国内首台容量最大的三相一体百万机组220千伏电力变压器,技术指标国际领先。

在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方面,西安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制定《西安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强化法律保障支撑,编制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创新资源“一张图”,大飞机配套、半导体及光子、新材料等产业链实施方案相继落地。企业培育成效显著,全市瞪羚企业893家、专精特新企业1254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2661家。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新区聚焦新兴产业培育,持续推动高效率成果转化,西安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在2025年上半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6%,国家先进稀有金属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提速建设,目前已有8个项目开展中试验证。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西安系统推出科技金融11项目标、60条举措,推动金融资源与科技创新精准适配。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加大,建立专利申请前评估机制,累计评估项目2.72万件,专利平均授权率由48%提升至65%。人才引进成果丰硕,建设“西安青年人才驿站”,全市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944人,其中“校招共用”引进产业紧缺人才116名。一批集“模式创新、技术攻关、人才集聚、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于一体的产业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区域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西安先后与咸阳、汉中、渭南、商洛等省内城市协商,谋划形成2025年创新协同合作事项30余项,推动与榆林在能源、现代煤化工等方面深化合作。同时,与西宁、乌鲁木齐等城市协同举办黄河流域科技成果对接会,推动27项成果转化需求发布。国际层面上,依托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分院,中白双方将围绕空天科技、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西安正以更大步伐迈向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持续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力和彰示度,全力攻坚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协同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