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渭南市召开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产业重点举措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晓锋介绍,作为西北优越农业生态区,渭南素有“陕西粮仓”之称,是中国苹果之乡、葡萄之乡等“六乡”所在地,粮食、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常年占全省重要份额。近年来,该市通过五大举措推动“一县一业”发展,助力“六强一富一美”农业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渭南聚焦五大核心做法。高位谋划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部署推动,成立领导小组并出台相关文件,引导县(市、区)确定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一县一策”;龙头培育上,培育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204家(其中国家级11家),打造9个水果区域公用品牌、28个知名企业品牌;产业壮大上,布局“1+4”五大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区,打造25家省级产业化联合体;联农带农上,培育744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2022-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质量保障上,11个检测机构通过“双认证”,7县获评国家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超98%。
一系列举措推动渭南现代农业产业成效凸显。特色优势方面,2024年水果、蔬菜产量分别达436.38万吨、342.65万吨,奶山羊存栏量全省第一,培育果品电商企业1500余家;聚集效益方面,创建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4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及以上农产品加工示范园5个,打造23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品牌价值方面,“白水苹果”等9个果业品牌进入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总价值达295.67亿元;规模质量方面,4条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形成4条百亿级、15条十亿级产业链。
下一步,渭南将以4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为主线,按照“补链条、育龙头、强加工、兴业态、促融合”思路,锚定硬指标、压实硬责任,持续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坚实支撑。(本报记者 乔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