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铜川市探索形成以青砧为核心的无支架矮化栽培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24年入选陕西省农业主推技术,推动全国苹果栽培模式革新……
2024年,“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分别达38.12亿元、7.26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13.43亿元、5.37亿元……
2024年,铜川市水果面积发展到59.68万亩,产量达76.98万吨,超“十四五”计划6.98万吨,水果产值33.37亿元,占农业产值61.7%……
“十四五”以来,铜川市坚持将特色果业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首位产业,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引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扎实推进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从技术创新到品牌提升,从产业升级到国际合作,铜川果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苗木产业成果显著。作为全国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砧木,青砧系列通过抗逆性强、早果丰产的特性,已在全国推广超20万亩。2024年3月,铜川市6000株青砧种苗首次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在锡尔河州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成50亩青砧苹果试验示范园,为中亚地区苹果栽培树立了示范样板,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业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耀州区咸恒青砧综合基地建成国内首家砧木科技展馆及种苗工厂化繁育中心。目前,铜川市现有11家果树苗木企业,建成1400亩果树良种苗繁基地,年产优质种苗达900万株以上。
基地建设扎实推进。铜川市积极引导果农种植我国自主选育的果树新优品种,采取“三新”建园模式(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和“三改”提升模式(改品种、改密度、改土壤),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大力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果园旱作节水、绿色生态防控等技术,加快推进生态高效水果基地建设。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建“三新”果园2.5万亩,实施果园水肥一体化旱作技术和土壤质量提升技术10.1万亩,建成82个市级生态高效水果示范园和14个省级水果高质高效示范园,示范面积达2.26万亩。
区域产业特色凸显。围绕做强区域首位产业,各区县聚合资源要素,全力打造特色果品优势区,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成为全省苹果重点县,荣登“2022年度中国苹果产业实力县域”榜单;2023年,宜君县“三新”建园模式入选全省苹果全产业链建设典型案例,印台区低质低效果园“三改”提升模式为全省老果园更新改造提供了示范样板;2024年,王益区“孟姜红”品牌培育入选全省特色水果产业链建设典型案例,新区建成大樱桃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樱桃向标准化、精品化发展。
品牌建设有效推进。铜川市围绕“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地标品牌发展和企业品牌培育,先后评选出“铜川苹果十大企业品牌”和“铜川大樱桃十大企业品牌”,编制形成了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实施了两项省级地方标准。同时,每年坚持为全市果品企业(合作社)免费办理地标品牌准用证书,目前已累计授权用标主体近200家,核准使用国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主体达74家。2020年,“铜川苹果”入选“中国苹果产业榜样100品牌”;2021年,“铜川苹果”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清单,“铜川大樱桃”入选“中国最受市场欢迎的樱桃区域公用品牌20强”;2022年,“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铜川大樱桃”被选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指定果品。
多元营销提升影响力。铜川市构建“展会+电商+文旅”多元营销体系,连续举办桃花节、樱桃节、好苹果大赛等活动,联合开展全省百名主播果区行、全省专家基层行、全国采购商果区行等活动,并在上海、重庆等地举办专场推介会。在盐铜协作机制下,三进盐城开展“铜川苹果”“铜川大樱桃”展销推介活动,深化区域合作。同时,举办铜川苹果金秋赛果庆丰收活动、全省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推进会、陕西水果网络特色季暨“铜川大樱桃”采摘旅游节等活动,积极参加农交会、农高会等大型展会和全省果品营销三年行动,不断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在提升品牌影响力、促进产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支撑不断增强。铜川市建成全省首个综合类果树试验示范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铜川果树试验示范站),设立西北五省区唯一的樱桃类试验站(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樱桃铜川综合试验站),构建苹果、樱桃等4个技术体系,启动实施了铜川果业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引进162个樱桃、苹果等优良品种,开展7项试验研究,示范推广15项实用技术,制定6项省市地方标准,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市场主体日益壮大。铜川市围绕果树种苗繁育、特色水果种植、果品储藏加工等环节,以产业链建设为核心,坚持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扶持壮大一批“链主”企业,带动发展一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不断加大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产业化联合体培育力度。2024年,铜川市果业产业发展协会成立,耀州区成立秦脆苹果产业联盟;2025年,印台区果业产业协会成立,新区建成全市首个大樱桃交易市场。截至目前,铜川市累计创办果蔬类家庭农场超500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达41个、产业化联合体12个。培育市级以上果业龙头企业24家,果品深加工企业5家,年加工能力达10.7万吨。发展果库生产经营主体110家,建成果品贮藏库116座,贮藏能力达16.8万吨,鲜果贮藏加工能力增长5万多吨。
果业抗灾能力提升。面对频发的极端天气,铜川市果业部门与气象部门积极联动,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印发防御提示函,加强防灾技术指导;与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合作,支持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农户扩大果园防雹网建设面积,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力度,确保实现“保安全、稳生产、提品质、增效益”目标。目前,铜川市果园防雹网覆盖面积达2.2万亩,实施“政策性保险+商业附加险”,承保面积达10万亩,有效增强了果业抗灾能力,推动果业提质增效。
初秋时节,铜川大地果香四溢、生机勃发。各区县早熟苹果相继成熟上市,红彤彤的果实缀满枝头,映红了果农的笑脸,一幅以果业为主题的产业振兴画卷铺展开来,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活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