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姚尧)9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陕西将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和“精准滴灌”的政策,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财政支持体系,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单项冠军和配套专家。截至2024年底,陕西省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08家。
陕西省财政厅会同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制定《陕西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陕西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认定工作,形成了“入库培育、遴选认定、择优推荐”的培育模式,打造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近年来,陕西省通过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聚焦企业梯度培育、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持续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以来,累计安排资金2.11亿元对7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7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认定奖励;累计投入资金4.9亿元,对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和关键核心设备更新、研发投入等项目给予奖补,调动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更新设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动中小企业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2024年陕西省财政厅联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8部门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一起益企”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的通知》,指导全省各级各部门扎实做好中小微企业服务工作。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数字化服务机构深入企业开展业务培训和数字化诊断,充分利用中央试点资金,支持榆林市、西安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支持企业集聚创新发展,2023年以来,累计安排资金8100万元,支持开展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形成人才与资源集聚,助力打造“双创”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