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秋国庆假期交通运输服务保障有关情况。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将呈现哪些新特点?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时段是什么时间?一文了解!
自驾为主、中长距离出行显著增加 假期出行将呈现四个特点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共有8天,公众出行将主要以外出旅游、返乡探亲为主,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2.86亿人次)增长约3.2%,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自驾是这次假期出行的主要方式。预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自驾出行将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假期首末客流较为集中。预计节前一天客流将会显著增加,去程客流高峰出现在10月1日,单日或超3.4亿人次,将会突破历史峰值。返程客流会在中秋节后,也就是7日、8日两天比较集中。
中长距离出行将显著增加。“长假效应”推动中长途出行需求快速释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进出城高速公路、热门景区国省道车流量大,易引发交通事故,加剧公路拥堵。
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
假期期间,预计广州、成都、北京、上海、西安、杭州、南京、重庆等都市圈旅游热度有望突破去年高位。
预计赴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的旅游人数将会大幅增加。
推动异地还车免费或降费 一揽子租车便民措施将推进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表示,预计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租车出行订单同比将有两位数以上增长。为更好满足假期租车出行需求,交通运输部着重推进五方面措施:
推动异地还车免费或降费。引导各地和重点企业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长株潭、厦漳泉等热点都市圈,以及青甘大环线、川藏线等旅游线路沿线城市间,提供异地还车服务,扩大免费或低费还车区域范围,降低异地还车费用。
保障车辆供应。指导重点企业优化车辆调配供应,重点加强一线城市、热门自驾游线路沿线城市,以及机场、高铁站等综合客运枢纽等区域投放,增加投放车龄3年以下的新车辆。
拓展“高铁/民航+落地租车”服务范围。推动租赁企业入驻更多民航机场、高铁站,力争这次假期基本实现在主要民航机场和高铁站为提前预订车辆的旅客提供落地取车服务。
提供免押租车等便民服务。指导重点企业优化车辆预订和取还车流程,提供“信用免押租车”、上门取送车、全天候取还车、轻微划痕免赔等便民措施。
确保租车出行安全。引导重点企业加强与汽车救援服务公司、4S店等合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第一时间提供救援服务。
假期自驾出行 收好这些小tips
小型客车免费通行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即10月1日0时开始,到节假日最后一天,即10月8日24时结束,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也就是说,只要在免费时段驶出收费公路,即可免收通行费。对于在免费时段即将结束前仍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可以根据实际位置和时间,就近选择收费站驶离高速公路。
假期长距离出行,车辆补能需求大,可以通过“e路畅通”小程序等渠道提前查询沿途补能点位,以免耽误行程。
中秋节后,也就是7日、8日这两天将出现假期返程高峰,建议自驾的朋友提前做好出行安排,尽量错峰出行。
10月1日起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铁路部门将优化12306系统资源配置
中秋国庆假期,预计全国铁路发送旅客将超过2.19亿人次,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10月1日为假期客流最高峰日。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吴德金表示,将从三方面入手保障旅客出行需求。
优化运力配置。动态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实时分析铁路12306售票大数据,在客流集中方向采取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列车加挂车厢等方式,及时安排加开临时旅客列车或夜间高铁,在长途热门旅游路线加开高铁动卧,最大限度增加运力供给。
优化售票组织。铁路部门将优化12306系统资源配置,动态分析铁路客流情况,加强实时监控票额,统筹长短途旅客需求,及时向客流集中的车站投放票额。
优化服务举措。全国铁路客运10月1日起全面使用电子发票,铁路部门将继续提供纸质行程信息提示单,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人开具服务,旅客获取电子发票更加便捷。
假期后半程民航客流更集中 传统热门航线保持较高热度
发布会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熊杰介绍,假期期间全国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89万班,同比增长3.3%。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民航运输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节日出行需求稳步增长。据预测,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民航旅客运输量可能达到1920万人次,比去年假期同期增长3.6%左右,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假期后半程客流更集中。假期前半段部分旅客选择错峰出行,运输增长趋势相对平缓。中秋节在假期第6天,探亲和旅游的旅客节后集中返程,预计假期最后两天将迎来客流最高峰。
国内传统热门航线仍保持较高热度,一批旅游目的地的中小机场旅客流量增长迅速。
国际航空客运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国际市场将再次迎来客流高峰,出行热点主要为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旅游目的地,南亚、欧洲方向旅客量也将有明显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