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践行质量强国、质量强企战略的关键,更是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全面质量管理需锚定“匠心建造、质赢未来”理念,融合意识培育、体系建设、技术创新与文化塑造,将匠心精神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筑牢质量强企根基。
一、锚定“零缺陷”质量意识,激活全员质量自觉
质量意识的深度,决定质量管理的高度,要坚决摒弃“重进度而忽视质量”的短视思维,以“三个引领”唤醒全员质量自觉。一是领导带头引领,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管理团队开展技术质量策划,从方案编制到技术交底再到现场落实,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标准跟着工序走”,持续发挥“头雁”效应;二是标准可视化引领,将复杂节点施工工艺转化为三维动画、操作手册,破解一线工人“对技术标准理解不深、关键操作不规范”的难题,让标准清晰易懂、落地可行;三是考核激励引领,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构建全员质量责任落实及追究体系,强化分包队伍质量履约考核,落实奖罚与末位淘汰机制,倒逼全员从“要我保质量”到“我要创精品”转变。
二、构建“全流程”质量体系,拧紧质量责任链条
优异的产品质量源于闭环的体系管控。要以“四全管理”为核心,打造“事前预控、事中严管、事后改进”的管理闭环。事前聚焦风险防控,针对关键工序提前辨识质量风险并制定专项措施;事中强化过程管控,严格落实“三检制+现场旁站”,依托智慧检测系统实时监控关键指标,强化过程监控;事后狠抓改进提升,通过召开质量分析会,运用好“PDCA”循环,解决现场质量问题,针对通病建立“问题-原因-对策-处治”台账,将质量权重纳入经营考核,对质量事故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让责任层层压实。
三、推动“四新”技术破局,提升质量管控效能
技术创新是推动质量管控升级、破解质量难题的核心驱动力。将“四新”技术应用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推动工艺优化与管理革新,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升设备操控精度,从技术层面夯实质量管控基础。同时,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运用工艺流程信息化知识库,实现质量风险实时监控、工艺技术优化提升,让质量管理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提升管控精准度与效率。此外,强化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完善技术中心建设,协同项目、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攻关,健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机制,以技术创新为质量管控提供有力支撑,助力质量管理水平系统性提升。
四、厚植匠心文化精神,树立精品工程标杆
匠心文化是质量品牌的内核,精品工程是质量强企的直观体现,需始终锚定“匠心建造、质赢未来”的质量管理理念,将文化培育与工程创优深度融合。一方面,深入推进品质工程创建行动,坚持“应创尽创”,以“优质工程”为标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现场观摩、经验宣讲等方式,将先进质量管理经验标准化、模块化、可视化,以点带面提升公司整体工程品质;另一方面,厚植全员质量文化氛围,把质量意识融入经营生产全流程、全业务领域,通过宣传优质案例、弘扬工匠精神,引导全员从“质量履约”向“追求卓越”转变,同时将创优目标与质量管控相融合,让打造精品工程成为各项目、各岗位的自觉行动,以过硬的工程质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助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质量管理无捷径,唯有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我们将始终把“零缺陷”管理思维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持续强化“四全”管理、落实“四线”管控,严格践行“十个到位”,以更高标准提品质、以更实举措树品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质量动能”,为客户交付更多放心工程、满意工程、品质工程。
免责声明:本网站对此资讯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本文为转载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