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9月29日电 入秋以来,宁夏银川市雨水充沛,野生蒿草长势迅猛,蒿属花粉导致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较往年明显增多。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全面启动清除野生蒿草集中治理行动,守护市民呼吸健康。
蒿草作为西北风沙侵扰地区先锋物种,耐干旱、耐贫瘠,能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蒿草本身具有较强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如艾蒿可活血止血,蒿子面也是地方特色美食。
蒿草花粉致敏,主要因其颗粒微小,易进入呼吸道,花粉表面及内部蛋白质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引发过敏反应,从而导致鼻塞、流涕、眼痒、喉咙痒等症状。生态植被专家建议,让危害较小的防沙植物逐步替代蒿草,而非灭绝蒿草物种。
针对群众反映的蒿草致敏问题及诉求,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及时分析研判,于8月下旬下发《银川市林草和园林管理局关于开展建成区内绿地野生蒿草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按照“突出重点区域,逐步扩大范围”的工作思路,重点聚焦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及周边绿化带、分车带、行道树,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排出全市建成区共19处约170余亩野生蒿草集中生长区,精准划定治理范围。
随后,各养护单位开启“人工+割草机+工程车”联动模式,确保“清一片、净一片”,有效遏制了蒿草花粉扩散蔓延态势。
兴庆区自然资源局联合辖区街道办事处、住建交通局物业办等,动员物业服务企业、商户等积极参与,形成“部门联动、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力推动除蒿行动高效开展。
贺兰县组织干部职工与志愿者开展蒿草集中清除行动,并广泛动员西部计划志愿者投身此次活动,深入辖区蒿草密集区域,采用手工拔除、工具清理等方式,为改善县域人居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