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唐东方 岳小鹏)“世界上唯一精确到小时的鸡蛋”“中国存栏量最大的乡村振兴蛋鸡养殖基地”“供应3500家企事业单位、学校、机关和幼儿园”“投产后年产优质鸡蛋50万吨”。在陕西省旬邑县土桥镇的丘陵沟壑间,被当地人亲切称为“超蛋公园”的黄马甲千万羽蛋鸡养殖基地,正演绎着现代养殖业的传奇。
数字农业领军企业落户旬邑
陕西黄马甲物流配送有限公司作为华商传媒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是国家首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数字商务企业、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422.23亩,分别位于旬邑县土桥镇三王村和镇头村。基地按照国际领先的鲜蛋安全标准建设,引进国际最先进的养殖、输送、分选、粪污处理设备,采用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为鸡蛋提供欧盟标准的生长环境。
3月至4月期间,镇头基地和三王基地相继投产运营,年最大蛋鸡存栏量达到270万羽,每年可供给市场优质鸡蛋6万吨,综合销售收入约8亿元。而这仅仅是开始,该项目的战略目标是实现蛋鸡年最大养殖量2000万羽、青年鸡600万羽,每年向社会提供安全、新鲜、清洁、优质的鸡蛋50万吨。
电力保障成为项目的关键基石
如此大规模的现代化养殖项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极高。鸡舍的环境控制系统、自动喂料系统、供水系统、通风系统、冷却系统、蛋品收集与处理系统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早在项目立项之初,就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将供电系统的科学规划作为重中之重。“我们深知该项目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清楚现代化养殖业对电力的依赖程度。”土桥供电所所长表示,“从项目筹建开始,我们就积极对接企业需求,全程参与基地保电。”
据了解,项目启动以来,专项架设10千伏专用线路达9.716公里,精准布点安装变压器4台/1250千伏安,总计5000千伏安的容量,为黄马甲千万羽蛋鸡养殖基地一期投产提供了强劲的“电力引擎”。
随着后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国网咸阳供电公司持续完善用电管理体系,不仅在日常运营中提供专业的用电指导,还定期对工厂专供线路进行全面巡查,确保基地用电安全稳定。
多层次保障机制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创新性地在养殖基地新增了应急发电车快速接入点,构建起多层次保障机制。“鸡蛋生产是一个连续过程,任何电力问题都会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鸡舍内的环境控制系统,一旦出现温度和通风无法保证的情况,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旬邑黄马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同时,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定期走访企业,了解生产流程和用电需求,针对性地完善保电方案。在夏季用电高峰和冬季负荷较大的时期,公司还会增加特巡频次,确保线路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供电公司的服务非常到位,他们不仅保障了我们的用电需求,还经常提供节能建议和用电指导,帮助我们优化用电方案,降低生产成本。”旬邑黄马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电气负责人表示。
“满格电”助力“小鸡蛋”大发展
在得知基地二期工厂即将扩建后,国网咸阳供电公司的“电力管家”主动上门提供前瞻性服务。不仅提前为二期扩容预留下充足的电网接口,还组织技术骨干多次深入现场,开展用电“体检”,在负荷分布、设备选型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企业科学规划内部配电系统,优化用能成本。“看着生产线全速运转,我们二期扩建的底气更足了!”基地二期项目负责人由衷地感叹道,企业实现年用电量167万度到268万度(预计)的大跨越,这无疑是给基地未来发展吃了一颗“定心丸!”
现如今,黄马甲千万羽蛋鸡养殖基地在电力满满的护航下,用电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这不仅意味着当前产量与品质的飞跃,更为这座现代化的“超蛋公园”未来的规模化扩张和绿色循环农业模式提供了强劲引擎。
打造乡村振兴的“电力样板”
一直以来,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始终坚持“电力先行”理念,提前规划电网建设,主动对接重点项目用电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黄马甲蛋鸡养殖项目的电力保障,也成为了当地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未来,随着黄马甲千万羽蛋鸡养殖项目的进一步扩展,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将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电网升级规划,确保电力供应能够跟上项目发展的步伐。“我们将继续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供电保障力度,创新服务模式,提升供电可靠性,为旬邑县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国网力量。”国网咸阳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旬邑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国网咸阳供电公司以可靠的电力作为强劲引擎,不仅成功护航了“超蛋公园”这一现代农业标杆的崛起,更以此为支撑点,生动诠释了“电力先行”如何赋能乡村振兴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下一步,国网咸阳供电公司将继续担当可靠的“电力伙伴”,与地方发展同向而行,共同绘制一幅以电为笔、以产业为墨的乡村振兴壮丽画卷,让电力之光,照亮旬邑更加富饶、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