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观众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精品品牌展区参观选购。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新华社天津10月20日电 题:中国农业从“产品出口”转向“体系出海”
新华社记者宋瑞、包庆龄
在天津举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信丰县正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播将赣南脐橙去皮切块,邀请观众品尝。展台上,脐橙酒、脐橙茶、脐橙片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
“我们围绕着赣州脐橙推出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已出口至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韩国等地,未来还将进入日本、阿联酋等市场。”肖播信心满满地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认为,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正朝品牌化、制成品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陕西瑞杰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有10余个苹果品种,其中“瑞雪”等三四个优质品种以高端礼盒形式出口,海外销量持续攀升。
品牌化、高端化战略正助力中国农产品以更优质形象走向世界。而除了终端产品,从育种、种植到管理的全链条农业服务体系,也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10月17日,观众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农业科技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中国农机出口市场今年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较之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2.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大区高级经理张占军说:“从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下线,到如今我们用智能农机来支撑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中国一拖在技术上持续取得突破。”中国一拖2024年外贸出口拖拉机近8000台,今年有望突破10000台。
在农交会的农业科技展区,几株生物育种玉米大豆植株吸引众多目光。专家说,它们具备优异的抗虫耐除草剂性状,长势茁壮。
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张晶莹告诉记者,他们从2013年起开展南美业务,目前多个生物育种大豆产品已获当地政府种植许可。
10月17日,观众在展会主宾国泰国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积极向外拓展的同时,中国农业亦注重向内深耕。本届农交会发布的《津吉粤深化省际合作交流倡议》提出,将进一步健全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携手探索农业跨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海正实现从单一产品到体系化服务的创新跃升。
农信数智集团从创立之初便致力于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农业融合,为行业提供“软硬智一体”的数字化服务。他们推出的生猪全产业链数智生态平台,实现了从养殖生产、企业管理到供应链协同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农信集团副总裁于莹说:“公司正在构建一个数据驱动的全球智慧农业服务平台,整合资源,输出中国农业的创新解决方案。”
从初级农产品到高端品牌产品,从单一产品到全链体系,中国农业出海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
胡冰川说:“未来,农业出海的应用场景与创造价值,必将超越我们今天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