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田间地头听“科技新声”

——第三十二届杨凌农高会田间展“全年在线”蓄势待发

2025-10-23 08:59:35 来源:西北在线

秋日的杨凌田间,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农业机器人在田垄间灵活穿梭,温室大棚里的LED补光灯勾勒出作物生长的轨迹——这些交织的“科技新声”,预示着第32届中国杨凌农高会的田间“盛宴”已整装待发。作为“365天永不落幕农高会”的核心载体,本届田间推广展已完成布展收尾,以“永不落幕的农高会”为主题的特色亮点初露锋芒,将为参会者呈现一场沉浸式农技学习与科技体验的盛会。

IMG_256

据了解,本届田间展围绕国家粮食安全、耕地质量保护、种业振兴、智慧农业发展、乡村和美宜居、产业富民等核心任务,依托杨凌农科优势,精心打造“1+5+11+N”立体化展示格局(即1条主线、5大主题、11个集中展示点、N个示范推广点),通过“集中展示点创新引领,示范推广点实践支撑”的布局,全方位、场景化展现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的实效路径,充分体现杨凌示范区“区校融合成果丰硕、科技示范作用突出、推广应用成效明显”的创新发展格局。

IMG_257

在粮食安全实践展上,科技正筑牢农业“压舱石”。在杨凌良科种业1200亩智慧基地内,小麦、玉米新品种与“吨粮田”栽培技术同台亮相,智能农机与水肥一体化系统演绎全程机械化作业;耕地保护创新中心的土壤普查样本库、盐碱地修复模型实时传输监测数据,系统呈现2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杨凌方案”,让参会者现场解锁耕地养护秘籍。

智慧农业展区里,数智化图景正在田间铺展。投资4.6亿元的智慧农业示范园以“一心五区”布局,全环境智能温室、植物工厂、农业机器人协同作业,大数据平台实时更新墒情与生长数据;知君菌业智慧方舱里,金耳、羊肚菌从育种到加工全流程智能化,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支持,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方案。秦宝牧业、圣泉乳业还同步展示畜禽养殖与乳制品加工的智能升级路径,让参会者直观感受全产业链的数字化变革。

IMG_258

林果产业现场则上演着全链升级的精彩实践。青皮她园200亩火龙果基地通过拱棚双模技术实现“南果北种”,20余个品种衍生出果汁、果酒等产品,推广面积达6万余亩并远销欧美;菲格无花果庄园的“鲜菩提”品牌手握10余项专利,陕果科研基地聚焦苹果种质创新,猕猴桃创新创业园则以智能仓储分选提升果品价值,多元技术范本为特色种植户提供了丰富参考。

乡村振兴的样板间里,和美实践的良方随处可见。田西村靠集体产权改革打造红薯全产业链,年承接800余个乡村规划项目;王上村融合猕猴桃产业与乡村旅游,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崔东沟村盘活闲置宅基地建成民宿集群,鸫林宠物基地则以4万㎡园区构建“繁育+科普+文旅”新业态,多元业态让乡村振兴活力满满。

IMG_259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田间展创新“三阶段推进”模式:9月24日至10月24日集中展示,10月25日至29日主会期开展无人农机演示等专题活动,后续全年常态化开放。各展示点将结合农时节点,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和研学活动,真正实现“科技常在、服务常驻”。线下以馆藏200万号标本的西农大博览园等23个点位为依托,结合农时开展培训;线上通过云上平台,以AI、3D技术实现数字化传播,扫码即可获取指南,让科技红利跨越时空。

IMG_260

目前,所有展示推广点已全面进入预热状态,主会期将迎来展示高峰。南北2条观展线路与7条15分钟循环摆渡专线的配套保障,将让农户、企业、科研人员等各类参会者便捷穿梭于田间地头,沉浸式感受“永不落幕农高会”的科技魅力与实践成效。从良种培育到耕地保护,从智慧种养到产业富民,这场扎根田间的科技盛宴,正以持续开放的姿态释放杨凌农科红利,静待各方来宾共赴盛会、共促发展!(刘攀峰)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