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AI视域下陕西当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年度工作会议在宝鸡举行

2025-11-02 10:15:35 来源:西北在线

本报讯(记者 杨东世)2025年11月1日,由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与宝鸡文理学院陕西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AI视域下陕西当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年度工作会议在宝鸡文理学院高新校区隆重举行。来自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员、作家代表、研究生等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与陕西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入研讨。

微信图片_20251101223640_19_252

本次会议旨在总结2024至2025年度陕西文学研究工作,应对AI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为2026年陕西文学研究所建所20周年做好理论准备。会议设置了开幕式、主题发言、专题研讨、颁奖仪式及闭幕式等多个环节,内容丰富、议题前沿。

微信图片_20251101223639_18_252

开幕式上,宝鸡文理学院副校长凡明锦致欢迎辞,欢迎各位兼职研究员与优秀作家朋友“回家”,并指出AI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将为陕西地域文学研究开启更广阔天地,陕西文学研究大有可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孟改正、陕西文学研究所所长孙新峰分别致辞并作年度工作汇报。会议还为阳光报等颁发了“陕西文学研究优质宣传单位”奖牌,为刘峰等特聘研究员颁发了“陕西文学研究突出贡献奖”,为陈啊妮等特聘研究员颁发了“年度优秀研究员”荣誉证书,为杜文娟等重点研究作家颁发了“年度优秀重点研究作家”荣誉证书,为阿探等特聘研究员颁发了“陕西文学研究勤英奖”等奖项,并举行了郑金侠等新聘研究员与王琪等新聘重点研究作家的聘用仪式。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副校长凡明锦为陕西文学研究所年度优秀研究员颁奖)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副校长凡明锦为陕西文学研究优质宣传单位颁奖)

在上午的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AI与陕西地域文学批评”“AI与写作伦理”“AI视域下的陕西作家研究”等议题展开交流。席忍学、马平川、郭文元、张继红、李剑清、柏相、范墩子等十余位代表先后发言,从人机协作批评模式、信息茧房与文学批评、AI与诗歌创作、大数据与文学史料发掘、AI视域下的文学批评等多角度,探讨了AI技术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边界,以及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研究与创作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1101223642_20_252

下午的“陕西文学评论丛书专题研讨”环节,宝鸡文理学院多位在校青年学子对韩伟、李星、王鹏程、赵学勇等陕西评论家的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梳理与批评实践,展现了陕西文学批评的深厚传统与当代活力。会议在闭幕式上对研究生论坛进行总结与颁奖,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张红亮做总结讲话,孙新峰所长致闭幕辞。会议强调,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陕西文学研究应坚持人文精神与科技手段的有机结合,继续弘扬“笔耕组精神”,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评论新陕军”。

微信图片_20251101223643_21_252

面对技术的洪流,陕西的文学界没有回避,而是选择主动拥抱、深度对话。这场在宝鸡举行的“论剑”表明,当厚重的陕西文学遇上颠覆性的AI技术,一场关于创作、批评与传承的新探索,已经拉开序幕。本次会议不仅是陕西文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高层次学术交流,也为AI时代的文学批评与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展现了陕西文学界在面对技术变革时的学术自觉与文化担当。它不仅是一场学术会议,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思想碰撞。

图示, 示意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ver1

(AI视域下陕西当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暨年度工作会议全体合影)

责任编辑:赵颖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