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来自陕西千阳县的“富金”苹果再次随行,成为航天员太空补给水果。这已是千阳苹果第六次迈入太空,为何它能拥有如此高的“出镜率”?答案或许就藏在千阳果苗与苹果的过硬品质里。

千阳县有着种植苹果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与黄金育苗小气候,再加上中国农大、西农大等高校以及韩振海等果业专家组的鼎力相助,持续推动“高校研发+千阳转化”,组培引进110余种名优果品,3500万元买断“瑞香红”“秦脆”等品种的生产经营权,储备30余个新优品种。其产出的苹果色泽鲜艳、皮薄质脆、糖分丰富,深受市场青睐,畅销国内外。同时,借助国际矮砧技术、太空育种等“硬核科技”支撑,千阳实现了种源自主可控,年产苗木3000万株,占全球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在此基础上,当地依托宝鸡华圣等龙头企业,推行“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的“千阳模式”,集成推广绿色病虫防控、水肥一体等六大高效技术,实现了从苗木培育到采收分选的全程标准化管控。绿丰、青美等18家企业组建集成服务联盟,开展从果园规划设计、苗木供应、格架滴灌、标准建园到田间管护的全环节“菜单式”服务。目前,“千阳模式”已向国内外输出矮砧苗木技术,覆盖面积达100万亩,带动全国发展矮砧苹果种植517.5万亩。累计培育数十万名职业果农,推动2.9万名农民嵌入产业链,转型为“土专家”,300余名“千阳苹果师傅”走出陕西,成为行业标杆,其中三分之一持“国家证”参与建园,赚年薪。

据悉,今年8月,部省两级自然资源部门,放开了千阳果苗用地政策制约,为千阳苗木产业开辟了广阔空间。“十五五”期间,面对全国280万亩、全省20万亩老旧果园的改造需求,千阳将整合企业资源,通过技术输出与模式复制,推动传统果业向“品种优、技术精、服务全”方向转型,力争成为引领全国果业转型的“服务标杆”与“技术输出基地”。(通讯员 杨洋 任书甲)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