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铜川: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2025-11-11 14:44:09 来源:西北在线

11月11日上午,铜川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在市新闻发布厅,举行“惠民生 增福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题目为“聚焦精准救助 提升服务质效 综合施策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发布单位为铜川市民政局。发布会邀请铜川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玉宁作介绍,并回答记者的问题。一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铜川市民政局四级调研员王妙云,铜川市救助家庭核对服务中心主任杨开祥。

dachshund

近年来,铜川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帮扶工作,重点关注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群体,形成梯度救助格局,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在今年脱贫攻坚过渡期最后一年,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了社会救助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的功能。

据了解,截至目前,铜川市转介社会力量帮扶7人,通过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发现并救助的困难群众1.3万人次。将全市3960名“三类人员”中的2609人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十四五”期间,累计保障城乡低保、特困对象14.29万人、发放保障金7.34亿元;实施临时救助13.91万人次(非户籍地救助13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18亿元。今年,累计上门探视7704人次,视频、电话探视1.6万人次。2025年1月1日起,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5985元每人每年,城市低保标准由630元每人每月提高到665元每人每月,农村特困供养对象保障标准由6279元每人每年提高到7781元每人每年。

在铜川,以下六类家庭可以纳入低收入人口认定范围,主要包括:一是城乡低保对象;二是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三是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四是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五是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六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困难人员。以上六类家庭均可向户籍所在的乡镇(街道)提交申请,经过信息核对,审核确认后可纳入低收入人口范围。

针对异地户口人员在铜遇到困难,是否能在铜川申请救助?铜川市已经打破了户籍地、居住地限制,来铜务工遇困群众可直接向临时居住地或急难发生地的乡镇(街道)申请救助,也可通过“e救助”“陕西民政通”微信小程序进行线上申请。

郭玉宁说:“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承担着兜底保障的重要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民政会议安排部署,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持续推动社会救助领域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社会救助效能。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郭龙龙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