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安县云盖寺镇的古街巷陌间,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身影穿梭于青砖灰瓦之间。今年83岁的梁礼清,是镇安县农业银行的退休职工,也是一名老党员。自1999年退休以来,他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毅然扛起文物保护的重任,用脚步丈量历史,以赤诚守护乡愁,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文物守护神”。

二十年如一日 守护历史文脉
云盖寺镇素有“千年古镇”之称,镇内古建筑群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然而,随着岁月侵蚀,许多文物面临损毁风险。“看到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无人问津,我心里着急啊!”回忆起最初投身文保事业的初衷,梁礼清感慨万千。
2013年,云盖寺镇入选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古街民居修缮工程正式启动。面对部分群众对文物保护的误解,梁礼清主动请缨,牵头成立文物保护小组,动员“五老”群体(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老军人)共同参与。他白天挨家挨户宣讲政策,夜晚查阅资料整理文保档案,甚至以自家房屋修缮为示范,打消村民顾虑,最终凭借对文物价值的深刻理解赢得各方尊重。
“文物修复必须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哪怕是一块砖、一片瓦都不能随意更换。”梁礼清说。在他的严格监督下,云盖寺古街的40余处明清古建得以完整保留,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旅游名片。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文保力量不断壮大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的坚守就能点亮文明之光。”为了让文物保护深入人心,梁礼清创新宣传方式:他自制宣传册发放至农户,将文物保护知识编入地方戏曲,在中小学校开设“小小讲解员”课堂……如今,云盖寺镇的文保志愿者队伍已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近百人,覆盖全镇12个村社,梁礼清也获评“陕西省文物保护先进个人”,面对赞誉,他谦逊地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守下去。”
在梁礼清精神的感召下,镇安县不断完善文保体系,县文旅局设立专项保护基金,划定文物红线,镇村两级组建联合巡查队。目前,云盖寺镇已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文保格局,辖区内37处县级以上文保单位全部建档立卡,实现动态管理。
“梁老的坚守不仅守护了文化遗产,更唤醒了全社会的文化自觉。”镇安县文旅局局长表示,将以梁礼清为榜样,不断推动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古老文明焕发新生。(侯兴华 王强 辛恒卫)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