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铜川宜君:源头活水汇增收 城乡共走致富路

2025-11-13 14:07:54 来源:西北在线

红彤彤的苹果压弯枝头,映红果农的笑脸;现代化大棚里,新栽的菜苗孕育着增收新希望;零工驿站内,精准匹配的岗位为灵活就业者开辟广阔天地。在铜川市宜君县,一幅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生动图景正徐徐铺展。

今年以来,宜君县以创新举措深挖增收潜力,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9%和6.7%,这份亮眼的“增收答卷”背后,是产业、就业、政策“三轮驱动”提供的强劲动能。

dachshund

产业筑基,让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宜君县将特色农业作为增收的“压舱石”,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苹果产业是这里闪亮的“金名片”。全县14.02万亩苹果,其中,挂果面积7万亩,年产量约12万吨,优果率超过86%。通过推广“三新”建园模式,2.4万亩高标准示范园成为产业提质增效的标杆。

全县完成春播44.24万亩,玉米主导品种亩产突破1000公斤,创旱作高产新纪录。农业服务体系持续完善,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农资配送、农机作业、技术培训等“菜单式套餐”服务5000余次,有效促进农户增产增效。

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完成黄芩、知母、连翘等品种种植6.3万亩,开展野生抚育12万亩,全县中药材保存面积达19.1万亩,形成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此外,荣获国家地理标志的宜君核桃、刷新旱地产量纪录的密植玉米、规模达30万亩的中药材产业集群,共同构筑起多元稳固的增收基石。全县累计投入2.1亿元实施165个村集体经济项目,117个村集体年均收入突破30万元,强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dachshund

就业拓路,为增收活水开渠引流

拓宽增收渠道,关键在就业。宜君县创新打造“零工驿站”与“家门口就业驿站”,打通公共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线下,通过“春风行动”等招聘会精准匹配岗位;线上,借力“校企合作”平台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累计带动千余人稳定就业,助力群众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

数字产业为就业注入全新动能。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积极培育“人工智能训练师”队伍,已累计培养数据标注人才1000余名,带动260人稳定就业,成为“指尖增收”的新支柱。今年以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16人,就业网络持续织密。

“未来,宜君县将以数字经济创新中心为引擎,建立校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政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格局,为县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宜君县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白燕琪说。

dachshund

政策兜底,把民生幸福牢牢托举

宜君县持续织密养老与服务“两张网”,以务实举措提升民生温度,筑牢全龄友好、城乡统筹的保障体系。

在养老服务方面,全县建成的100个互助幸福院和16个老年助餐点,让老年人不离社区便能享受就餐、文化娱乐与医养结合服务。县医院的定期巡诊,更是将健康服务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兜底保障方面,创新构建的“三维赋能”社会救助模式高效运转。特别是为全县410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配发的智能手环,实现了风险预警与主动关怀的“智能+走访”双向联动,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更有速度。

“现在政策太好了,看病全报销,村里常送米面油,让我们这些孤寡老人心里踏实得很。”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村民赵石山说。

据宜君县民政局副局长屈惠利介绍:“目前,全县农村低保对象3768人,保障范围持续扩大,低保边缘家庭保障人数提升5%,分层分类、到户到人的救助体系正持续夯实,切实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田亚南)

责任编辑:郑艳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