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铜川市耀州区:一碗热饭暖夕阳 西古村的“民生答卷”

2025-11-26 10:16:14 来源:西北在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西古村,村集体开办的长者食堂,以“送餐上门”这一最朴素的举措,破解了五保户、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吃饭难题,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基层实践答卷,让乡村治理的温度直抵人心。

dachshund

初冬的西古村,寒意渐浓。正午时分,西古村的爱心餐车缓缓驶出村委会院子,送餐员李师傅稳稳握着方向盘,车厢里的保温盒里装满了刚出锅的饭菜——松软的菜馍、鲜香的烩面、营养的杂粮粥,每一份都热气腾腾、搭配均衡。这辆专门定制的爱心餐车,配备了专业保温设备,能确保饭菜送到村民手中仍保持适宜温度,从食堂到村民家,最短百米、最长两公里的路程,他每天要往返数十次,风雨无阻。

石柱镇西古村村民寇中说:“送了几天了,饭啥送的来都可心可意,饭来都是热乎的饭,有时候是菜馍,有时候是烩面、样样数数都吃呢,上去吃饭也免费,一分钱都不收,关怀好得很,党的政策好,干部也好,人心暖得很。”

dachshund

今年72岁的邢金侠,也是爱心餐车的受益者。她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辆餐车,自己再也不用为柴米油盐操心,子女在外务工也更放心。“自我们村办下这爱心食堂以后,给我们这些老年人残疾人都送饭,把饭送到跟前,吃饭不花钱,把饭送到家里,按时按点,味道也好,心里热乎乎的。”

在西古村,像寇中、邢金侠这样的受助对象还有很多,涵盖五保户、重度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他们的一日三餐,被村“两委”通过这辆爱心餐车稳稳扛在肩上,成为初冬里最实在的温暖。

这辆流动的爱心餐车,源于村“两委”对民生痛点的精准把握。西古村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和残疾人占比近三成,初冬气温骤降,部分群体因行动不便、无劳动能力,“做饭难、吃饭难”问题愈发突出。在村党总支书记童有明的牵头下,西古村在长者食堂基础上,专门购置餐车、组建队伍,推出“爱心送餐上门”服务,明确服务对象、细化配送路线,让民生保障在寒冬里不缺位。

石柱镇西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童有明说:“我们西古村在长者食堂的基础上,延伸送饭服务,为了把这件事做实做细,村上有专人负责送饭,再开发一个公益性岗位,长期给这些人送饭。下一步,我们要把爱心送餐服务坚持好、除了这个之外,还要延伸到70岁以上需要送饭的这部分人,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一辆餐车,承载的不仅是热饭热菜,更是基层治理的温度与厚度;穿梭的车轮,丈量的不仅是乡间小路,更是村“两委”对村民的牵挂与担当。从“一餐饭”到“一辈子”,从“解民忧”到“暖民心”,西古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的振兴,民生保障的关键在于精准务实。这辆穿梭在初冬街巷的爱心餐车,是基层党组织践行初心使命的缩影,是村“两委”班子担当作为的见证,更是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生动注脚。在耀州大地上,这样的民生实践正在不断涌现,以点滴微光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景在寒冬里照进现实。(韩鑫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