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让传统村落成为乡风乡韵乡愁的寓所

传统村落是孕育和保存中华民族根性文化的空间载体,承载着农耕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思想。保护传统村落,既是留住乡风乡韵乡愁、拓展丰富现代社会生活图景的时代选择,也是赓续农耕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举措,对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维护文化多样性,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根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2023-04-04

保护未成年人,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智慧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江苏省淮安市检察院联合当地卫健委在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增设强制报告“红橙黄”三色预警功能。当未满14周岁女孩登记入院后,如果有妊娠怀孕情况,系统就会自动跳出红色预警,提醒接诊医生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报告,同时通过强制报告平台向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报告。

2023-04-03

药品说明书需要更多人性化设计

药品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分,药品说明书也不宜对不同的药品采取同一标准。药品说明书字太小、专业术语多,这是一道老难题,普通民众尤其是老年人要求改进的呼声较高。

2023-04-02

乡村体育 大有可为

近年来,我国乡村体育蓬勃开展,不少区县、乡镇甚至村寨,立足当地实际,探索出“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路径,一些基层赛事更是引发广泛关注。这充分表明,乡村体育发展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2023-04-01

让历史文化名城焕发更加蓬勃的生命活力

历史文化最好的保护是传承,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能够从厚重的岁月积淀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养分。只有通过保护对象的活化利用,鼓励创新性转化,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传承才可持续,也只有坚持以保护促民生,把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与改善人居环境结合起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才能为名城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3-03-28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2023-03-27

让优质资源助力老有所学

发展老年教育,也是构建老有所学的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老年教育,老年人在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既增长知识,也愉悦身心。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不仅事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事关万千家庭的和谐幸福、社会的发展进步。

2023-03-24

清明祭扫重在情怀 莫用形式衡量孝心

又是一年清明时。作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历来有上坟扫墓、焚烧冥纸、祭祀先人的传统习俗。人们通过上坟敬香等祭扫形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怀。清明文化不仅蕴含着人们对逝者的缅怀,更有厚重的孝道文化。

2023-03-24

期待“村晚”奏响乡村文化大戏序曲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及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兴起,一些具有地方和乡村特色、带着泥土气息的民间演艺活动受到广泛关注。

2023-03-23

构建数据资源体系,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此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

2023-03-22

共 460 条 共 46 页 首页 42 43 44 45 46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