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推动机器人更好服务生活

当前,机器人正成为经济社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工具。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更新迭代、应用场景深化拓展等都让人大开眼界。

发布于:2023-10-30

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近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中国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状况分析报告》。

发布于:2023-10-30

从“好玩”到“好用”——在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看大模型未来应用

10月26日至28日在辽宁沈阳举办的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上,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成为热议的焦点。

发布于:2023-10-29

29种生物样品随神舟十七号飞赴空间站

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26日随神舟十七号飞船上行了“空间蛋白质分子组装与应用研究”项目的实验单元。该实验单元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生物材料、药物等5类29种实验样品。

发布于:2023-10-28

“生命之塔”“通信大桥”……这些科技力量护佑神舟十七号成功飞天

发布于:2023-10-28

专利产业化助中小企业成长

国新办10月26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情况。

发布于:2023-10-27

从“天边”到“身边” 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2022年我国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400亿元,“北斗+”和“+北斗”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农业、气象、电力等领域,助力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发布于:2023-10-27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出征

10月26日上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这是航天员汤洪波(中)、唐胜杰(右)、江新林在出征仪式上。

发布于:2023-10-26

物理学家薛其坤荣获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高奖巴克利奖

北京时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在其官网上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巴克利奖。这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首次颁发给中国籍物理学家。

发布于:2023-10-26

中国航天员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25日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表示,这次飞行任务将首次进行空间站舱外试验性维修作业。

发布于:2023-10-26

我国未来或进一步降低天舟货运飞船发射频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25日在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货运飞船未来的发射频次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发布于:2023-10-26

我国民商火箭公司有望参与执行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飞行器发射任务

我国民营商业航天火箭公司未来有望参与执行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飞行器发射任务。

发布于:2023-10-26

在成都,科幻遇见未来

近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这场有80多年历史之久的全球性科研文化主题活动,首次来到中国。5天的时间里,世界顶尖科幻作家、编辑、从业者与各国科幻迷齐聚蓉城,共话科幻发展、书写未来想象。

发布于:2023-10-26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达200发

10月24日凌晨,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九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发布于:2023-10-25

月岩显示月球或形成于44.6亿年前

美国宇航员1972年12月执行登月任务时,把110多公斤重的月壤和月岩样本带回地球。如今,50多年过去后,研究人员利用新技术分析其中一块月岩中的锆石晶体,发现月球或形成于约44.6亿年前,比先前研究结果早4000万年。

发布于:2023-10-25

与世界共享更多中国机遇

进博会历年意向成交额记录着5年来中国通过进博会舞台与世界共享未来机遇的脚步。同时,第六届进博会也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

发布于:2023-10-25

湖北: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协作“强链”

10月20日至22日,在湖北武汉举办的首届东湖论坛上,“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协同配合”成为高频词,折射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协同配合日益密切。

发布于:2023-10-24

电动化智能化重塑汽车价值链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深度变革期,车企在洗牌,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日前,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举办首届全球汽车新生态发展大会,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变革重塑汽车价值链”主题,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研讨。

发布于:2023-10-24

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中国科协10月22日发布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引领性的10个前沿科学问题、9个工程技术难题和10个产业技术问题。

发布于:2023-10-23

硅基光电子领域获重大突破

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王兴军教授、彭超教授、舒浩文研究员联合团队在超高速纯硅调制器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了全球首个电光带宽达110GHz的纯硅调制器。这是自2004年英特尔在《自然》期刊报道第一个1GHz硅调制器后,国际上首次把纯硅调制器带宽提高到100GHz以上。

发布于:2023-10-23

共 1763 条 共 89 页 首页 78 79 80 81 8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