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启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3年度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项目申报工作。
发布于:2023-10-13
《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发布
近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了《2023世界机器人报告》。
发布于:2023-10-13
我国科学家构建深度脉冲神经网络学习框架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国齐与北京大学教授田永鸿团队合作构建并开源了深度脉冲神经网络学习框架“惊蜇”,可提供全栈式的脉冲深度学习解决方案,将有力促进脉冲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在线发表。
发布于:2023-10-12
银河系或正在丢失暗物质
法国巴黎天文台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利用盖亚太空望远镜提供的数据估计,银河系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2000亿倍,仅为过去估值的1/5到1/4。这项研究似乎表明银河系正在丢失一些暗物质,这种不可见的物质约占宇宙总质量的85%。新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
发布于:2023-10-12
首次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成功
记者11日从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了解到,该公司使用自主研制的车载激光通信地面站,与“吉林一号”星座MF02A04星的星载激光通信终端开展了星地激光高速图像传输试验并取得成功。
发布于:2023-10-12
南海中微子望远镜“海铃计划”蓝图发布
数百年来,科学家一直通过用望远镜捕捉宇宙光子的方式进行天文观测。现在,因为中微子可轻松逃逸极端、致密的宇宙和天体环境而不改变方向,科学家们可以选择有着幽灵般极强穿透力的中微子来探究宇宙之谜。
发布于:2023-10-12
跨境电商深度赋能产业带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出口跨境电商异军突起,多家专业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深入全国产业带,助力“中国制造”实现转型升级与出海。
发布于:2023-10-12
电商兴农助消费 激活农村大市场
近年来,电商、直播等业态在农村市场快速发展,丰富了农民生活消费,促进了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也成为激活农村大市场的重要抓手。
发布于:2023-10-12
产学研合力破解机器人产业“缺工”困局
近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下称“制博会”)和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下称“数博会”)相继在辽宁省沈阳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
发布于:2023-10-12
元宇宙产业有了“三年行动计划”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通过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等举措,在政策层面为元宇宙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
发布于:2023-10-11
黑龙江哈尔滨:争渡数字经济“蓝海”
近年来,哈尔滨一大批传统企业开足马力进行数字化转型,不断迸发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新动力。通过“拥抱”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推动自身和行业“老中生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于:2023-10-11
解决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难题的三个途径
我国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还处在初级阶段,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当给科技创新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对产品在研发阶段的数据合法性要求,应当根据数据类型和基本伦理要求,采取开放包容的规范原则。
发布于:2023-10-11
工业互联网支撑数实融合
数实融合的本质是让数字技术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进入实体经济,改变传统产业业务流程。同时,不断孕育出更多新技术、新主体、新产业等,从而构建起以数据为要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体经济新形态。
发布于:2023-10-11
工信部组织开展数据安全典型案例遴选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典型案例遴选工作。
发布于:2023-10-11
清华团队研制出新款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
近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吴华强、副教授高滨基于存算一体计算范式,研制出全球首款全系统集成、支持高效片上学习(机器学习能在硬件端直接完成)的忆阻器存算一体芯片。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
发布于:2023-10-11
深刻把握 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
在数字经济成为社会发展大势所趋和我国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工业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阶段特征。
发布于:2023-10-10
走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一直以来,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人们更多关注“最后一公里”的进展,而对于转化开启前的“最初一公里”涉及不多,有必要提高对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重要性的认识。
发布于:2023-10-10
我国科学家揭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的新规律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天文学系副教授蔡振翼和教授王俊贤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
发布于:2023-10-10
哈工程“星海1000”号极地AUV成功获取北极冰下冰形冰貌数据
近日,随着“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上海,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考画上圆满句号。哈尔滨工程大学自主研发的“星海1000”号极地AUV(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随队出征,获取大范围北极冰下冰形冰貌数据。
发布于:2023-10-09
让创新产品叫好又叫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日益丰富,综合性能赶上甚至超过国外品牌的新产品日益增多。
发布于: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