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黑土地上虾蟹肥

黑土地,小龙虾。看似不沾边的两个事物,被科技小院的智慧连结在一起,成为一种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

发布于:2024-06-06

高产优质、抗逆抗病……135个小麦新品种审定通过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发布于:2024-06-06

“麦稻同框”农事忙

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笪村,收割机抓紧收割1000多亩小麦,种粮大户管护水稻秧苗,呈现出“麦稻同框”的繁忙景象。

发布于:2024-06-05

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部署实施

近日,《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已印发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引领农机研产推用全链协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发布于:2024-06-05

农村公路里程十年增长18.5% “四好农村路”绘就乡村新“途”景

农村公路里程十年增长18.5% 。

发布于:2024-06-05

土特产出圈“潮起来”

发布于:2024-06-04

“咱们种粮心里更踏实了”

实施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能够帮助种粮农民有效抗御风险,保护种粮积极性,守护好农民“钱袋子”。

发布于:2024-06-04

西部特色农牧业亮点多

在近期举行的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青海、西藏、新疆等中国西部省份展示了其特色农牧业的新亮点。

发布于:2024-06-04

芒种:麦黄梅熟 祛湿防暑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当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田野里弥漫着新麦的清香,芒种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

发布于:2024-06-04

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26亿亩

中原粮仓,风吹麦浪遍地金。河南省邓州市文渠镇李洼村的麦田里,传来收割机隆隆的轰鸣声。

发布于:2024-06-03

神禾塬上覆陇黄——陕西“三夏”全面展开

秦岭北麓,神禾塬上,又到了风吹麦浪的收获时节。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是传统的小麦种植区,也是陕西省万亩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基地。

发布于:2024-06-02

事关三大粮食作物,这两项农业保险在全国全面实施意义几何?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此次政策有何看点?全面实施有何意义?

发布于:2024-06-01

直播带货 助农增收

5月24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克枯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阿坝供电公司“电无忧”党团志愿服务队在甜樱桃基地通过电商平台向网友介绍甜樱桃。

发布于:2024-05-31

“苏北新粮仓”

目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粮食储备库(粮食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快速推进。

发布于:2024-05-29

“三夏”时节收麦忙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内埠镇今年种植优质小麦4.2万亩。进入“三夏”以来,该镇积极组织小麦收割,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发布于:2024-05-29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看田间地头的农业新科技

当前,多地开镰收割,夏收大幕已启。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

发布于:2024-05-28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截至5月27日17时,各地已收冬小麦6000多万亩,日机收面积连续4天超过400万亩,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

发布于:2024-05-28

确保夏粮丰收为全年赢得主动

当前,全国小麦陆续进入集中收获期。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夏油占全年油料产量的四成。夏粮丰收能为全年粮食丰收赢得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因此,要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

发布于:2024-05-27

数字化新农具显威力

萝卜种稀点还是密点?葱越长越细是缺肥吗?苋菜不红咋办……在“梁老师讲农业”的抖音直播间,满头白发的梁振清手拿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稀种萝卜密植菜”“涝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葱”“萝卜一张锄,苋菜一担桶”等农谚,耐心解答网友提出的问题。

发布于:2024-05-27

“金色麦浪,守望丰收”

眼下,多地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农民抢抓农时,开镰收割,田间地头到处是金色的丰收场景。

发布于:2024-05-24

共 1182 条 共 60 页 首页 21 22 23 24 2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