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目山,赴一场生态教育之旅
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10209个、大气温度23.9摄氏度、大气湿度69.2%……伴随着显示屏上实时跳动的监测数据,游客们行走在细密秋雨的天目山间,大口深呼吸感受自然的馈赠。
2025-09-25
“北大仓”丰收在望
金秋时节,“北大仓”黑龙江奏响丰收序曲,黑土地上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肩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今年玉米、水稻、大豆长势优于往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赋能与精细化田间管理助力下,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助力更好端牢“中国饭碗”。
2025-09-23
“光伏+治沙”:中国式绿色发展引擎
九月的库布其沙漠,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一片科技海洋在金色沙海中延伸。在光伏板的阴影下,绿色的植被正茁壮成长,沙柳、柠条等耐旱植物形成了天然的“绿色地毯”。这就是中国正在采用的“光伏+治沙”模式,一个让荒漠变绿洲、让阳光变财富的绿色发展新引擎。
2025-09-17
伶仃长虹沐晨曦
珠江口伶仃洋上,深中通道沐浴在晨曦之中,长虹卧波、美不胜收。
2025-09-15
盐碱荒地变身稻花香里 沙漠深处荷花满塘
九月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秋高气爽。站在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黄河稻渔生态观光园26.5米高的观景塔上,大路镇党委书记高向东指着脚下金黄的稻浪感慨道:“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白茫茫的盐碱滩,现在你看,稻田画、观光塔、玻璃栈道,游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5-09-10
戳图!看月全食→
今年,我国境内唯一一次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在9月8日凌晨上演。
2025-09-08
中华文明瑰宝 民族交融画卷——布达拉宫保护见证文化传承之路
八月的拉萨,气温宜人。夜雨过后,空气更加清新。在“拉萨蓝”的天空映衬下,布达拉宫更显巍峨雄壮。
2025-08-19
智能科技守护藏北生态
在西藏那曲市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北区域)监测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交替呈现着无人区不同角落的生动画面:藏羚羊群在冰川脚下悠闲觅食;藏野驴在草原上缓步前行;雪豹的身影在某处岩壁间一闪而过。每一幅画面都配有精准的物种识别数据和地理坐标,将生态状况转化为清晰可读的数字信息。
2025-08-16
雨后的迭部县电尕镇云雾缭绕
雨后的迭部县电尕镇云雾缭绕,金色的青稞田与碧绿的远山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
2025-08-08
高原公路成为雪域人民的幸福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公路建设突飞猛进。2012年至2024年,西藏累计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019.25亿元,公路总里程从2012年的6.52万公里增加到2024年底的12.49万公里。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