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贵州平塘: 盛夏水龙“舞”出新活力

日前,贵州省平塘县在县城城区和“中国天眼”景区举办第十届贵州·平塘民间水龙文化旅游节。

发布于:2025-07-31

方寸胶片 存续悠长文脉

我国文献缩微事业已经走过40年,截至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成员单位累计拍摄各类文献近20万种、8000余万拍,在时光长卷上传承文脉。

发布于:2025-07-30

上海: “动漫+旅游” 流量变“留量”

近来,在上海街头,不少“二次元”爱好者身着Cosplay服装在街头拍照打卡,排队购买动漫周边产品,成为一道新的“风景线”。

发布于:2025-07-30

“板凳龙”舞出好愿景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镇宝兴山脚下,有个叫银鹿村的彝汉聚居地,传说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战马放养地。如今,银鹿村除了因盛产芒果而出名外,它所拥有的独特民俗文化同样十分耀眼。

发布于:2025-07-30

你说这里“city不city”?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的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

发布于:2025-07-30

桐庐剪纸:山水灵秀 剪影生辉

新中国成立后,经由一代代非遗传承人的努力,桐庐剪纸在团花的基础上有了更多样的形式和更灵活的尺幅,如立体剪纸、套色剪纸、山水剪纸等。

发布于:2025-07-29

观演热情高涨 夏日文旅升温

这个夏天,演艺市场热度不断上升,各地创新形式,联动多元消费业态,文旅市场亮点纷呈。

发布于:2025-07-28

文保视听作品助力文物鲜活起来

今年5月,文物保护题材电视剧《护宝寻踪》自开播到收官持续引发热议。无独有偶,近年来,《登场了!洛阳》《赵小姐的日记》《西夏死书》等文物保护题材视听作品不断涌现,并逐渐精品化,助力文物鲜活起来。

发布于:2025-07-28

2025哥伦比亚“中国电影节”举办

为庆祝中哥两国建交45周年,日前,2025哥伦比亚中国电影节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开幕。

发布于:2025-07-28

收好这份线上指南

今年5月,新版“北京文物地图”数据库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数据库已收录4000余处北京不可移动文物点位及2000余处文物的实地照片。这些数据将长期对外开放,为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和文物保护提供支持。

发布于:2025-07-28

今年电影暑期档票房突破49亿元 《南京照相馆》登顶单日票房榜首

截至7月26日晚9时,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49亿元,连续9天单日票房过亿,市场热度显著回升。

发布于:2025-07-27

中国游戏靠啥“圈粉”海外?

今年以来,国产游戏“打怪升级”的步伐明显加快,出海成果丰硕。

发布于:2025-07-25

新“夜”态 燃夏日

近年来,围绕夜食、夜购、夜游、夜娱等,中国各地夜间消费业态持续“上新”,为夜经济注入持续动能。

发布于:2025-07-25

这张贵州“清凉地图”,请收藏

连日来,贵州避暑旅游关注度持续攀升。旅游平台数据显示,贵阳市跻身今年暑假国内游热门城市前十名,六盘水市、毕节市等城市成为避暑旅居的理想目的地……

发布于:2025-07-24

开互鉴之窗 架合作之桥

今年5月,法国塞纳河畔,巴尔扎克影院银幕亮起,第16届巴黎中国电影节开幕。

发布于:2025-07-24

到博物馆里“清凉一夏”

进入暑期,各大博物馆迎来客流高峰。人们在舒爽的馆内空间,欣赏展品藏品及全新展览,被酷炫的VR/AR技术和沉浸式展项吸引,为精美实用的博物馆文创商品“买单”。

发布于:2025-07-24

“鸟来了,游客就来了”

在中老边境的热带雨林深处,潺潺山泉旁藏着一处“观鸟秘境”。

发布于:2025-07-23

盛夏寻凉 文旅焕新

入夏以来,避暑游市场持续火热,各地依托自然禀赋与创意策划,掀起“清凉经济”热潮。

发布于:2025-07-22

将传统文化带入大众生活

近日,四川大学博物馆举办的“大川寻雅——古典国风趣游市集”人气火爆。在丰富多彩的沉浸式体验中,市民游客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发布于:2025-07-22

康养旅居,“慢游”撬动大市场

康养旅居,是一种融合了健康养生与旅游居住的新型生活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

发布于:2025-07-22

共 2372 条 共 119 页 首页 9 10 11 12 1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