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来故宫,赴一场园林雅集

正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举办的“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汇聚200余件中外文物、艺术品,吸引了中外观众前来感受园林之美,体悟蕴藏在园林中的人文智慧。

发布于:2025-04-15

看,三星堆文物如何“开口说话”

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研究院,随着近日启动的古蜀文明保护传承二期工程,一个个新科技手段,赋能文物的发掘、修复与展陈,让公众有了探秘文物的新窗口。

发布于:2025-04-14

春日这些常见的花草,原来都是中药

此时万物竞相生发,正是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好时机。

发布于:2025-04-14

西藏: “好生态能换钱,逐渐成了共识”

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甘登乡,有一个叫“格林”的小山村。这里的春天,桃花竞相开放,森林茂密幽深,云海翻涌,雪山矗立,当地群众的生活更是比蜜甜。

发布于:2025-04-14

向世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

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面向未来的世界遗产教育——科技、创意与发展赋能”主题边会上,2024“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公布,“熊猫叨叨——国际学生讲中国非遗故事”案例脱颖而出,获“未来之星奖”。

发布于:2025-04-14

乐享春假 共赴一场春日之约

春意渐浓、万物生长,正是赏花踏青的好时节,多地学生也迎来了“春假时刻”。不少高校和中小学将春假与清明假期或“五一”假期安排在一起,让学生享受更长的假日时光。

发布于:2025-04-13

2025“中国戏演出季”开幕

2025“中国戏演出季”暨中国戏国际展演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幕,首场剧目婺剧《白蛇传》在维也纳穆特剧院上演。

发布于:2025-04-12

两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彰显中国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成果

11日,中国推荐的青海坎布拉和重庆云阳两处候选地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一个是高原秘境、一个是深山遗迹。

发布于:2025-04-12

沈阳故宫大政殿进行维护保养

4月10日,沈阳故宫大政殿正进行维修保养,施工人员在大政殿顶部覆盖琉璃瓦。

发布于:2025-04-11

本土主题公园劲吹“国潮风”

3月22日至5月18日,欢乐谷集团旗下11个中国本土主题公园,在深圳、北京、成都、上海等10个城市陆续举办2025国潮文化节,打造传统文化年轻化表达的娱乐新空间。

发布于:2025-04-11

筑牢文物“应保尽保”法治屏障

作为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文化领域法律,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颁布实施以来,历经2次修订和5次修正,对加强文物保护、规范文物管理、促进文物合理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布于:2025-04-10

博物馆里的“古人春游指南”

不少游客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一件件文物,仿佛是一本本“古人春游指南”,数千年前的春日派对,今时仍然令人赞叹。

发布于:2025-04-10

留住“烟火气” 编织“潮生活”

陕西西安将老菜场更新改造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在因地制宜、保留特色的基础上,提升了环境、丰富了业态、服务了商户、吸引了创客。

发布于:2025-04-10

敦煌美学何以“长红”

日前,“云衣霓裳:2025敦煌服饰文化暨创新设计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展厅中,一幅略显斑驳的《敦煌莫高窟盛唐第172窟西方净土变》壁画吸引观众驻足欣赏。

发布于:2025-04-10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举办

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3月28日至3月30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汇聚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240间画廊,呈现丰富多元的全球艺术创意。

发布于:2025-04-10

走入《洛神赋图》的数字画境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辽宁省博物馆创新展陈形式,让观众“走”进古代书画,沉浸式感受文物承载的厚重文脉。

发布于:2025-04-10

园林藏春光 花窗两相宜

随着园林内各色花卉迎来盛花期,桃花、樱花、杜鹃花、海棠花等竞相绽放,满园繁花与古典建筑相映成趣,吸引游客前来赏花游玩,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发布于:2025-04-10

以数智之笔绘中文发展新卷

当敦煌藏经洞的千年文书在数字世界中苏醒,甲骨文的刻痕以数据跃动永驻云端……数字中文,正以代码为笔、算法为墨,在虚实交织中联结过去与未来。

发布于:2025-04-09

华服霓裳 青春跃动

3月28日至4月1日,共青团中央在云南昆明举办2025年“中国华服周·云上霓裳”系列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参与,尤其在青年人中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于:2025-04-09

一套露营装备,打开休闲新方式

越来越多年轻人愿意为一套露营装备下单,背后彰显着生活方式的悄然变化,更蕴藏着产业的无限机遇。

发布于:2025-04-09

共 2144 条 共 108 页 首页 9 10 11 12 13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