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走出去”亮点纷呈
6月19日—23日,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发布于:2024-06-27
70余件佳作闪耀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2024艺欣向荣——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展”6月25日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
发布于:2024-06-27
稀有剧种“云上”觅知音
在戏剧界,“天下第一团”的说法源自1992年原文化部艺术局组织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意味着参加此次展演的院团是本剧种仅存的一家国有院团。
发布于:2024-06-26
香港芭蕾舞团发布新剧目
近日,香港芭蕾舞团公布2024/25舞季演出计划,其中既包括将迎来首演的《绿野仙踪》《梁山伯与祝英台》《芙烈达》《吉赛尔》4部大型原创剧目,也有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之作。
发布于:2024-06-26
文化新观察|中国童书走向世界
刚刚闭幕的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家展商洽商合作,5天时间内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100余项,其中少儿类居输出品类榜首。
发布于:2024-06-25
阿那亚戏剧节成中外戏剧交流新平台
以“常规与例外”为主题的2024阿那亚戏剧节日前在河北秦皇岛开幕。
发布于:2024-06-25
黄河绝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强烈的愿望,总想走近黄河 ……
发布于:2024-06-25
“文博热”展现三晋文化魅力
近年来,山西各地文博机构不断创新展陈、传播和社会教育方式,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然万物的缤纷多彩。
发布于:2024-06-25
河北正定:保护千年古刹 传承历史文脉
时而在悠扬的音乐里如轻云般漫步,时而在急促的鼓点上如旋风般疾转,在河北正定隆兴寺景区大悲阁前,年轻舞者们表演的《千手观音》频频返场,给游客带来兼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的视觉享受。
发布于:2024-06-25
“守护与重光”展亮相国博
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共同主办的“守护与重光”展览亮相国博。
发布于:2024-06-25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 “电影之城”展现文化魅力
6月23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
发布于:2024-06-24
雨中萱草花
窗外的雨一直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细雨敲打着玻璃,顺着玻璃沿窗户的缝隙向着下面滑落。窗台上的水泥露檐,在时而大时而小的雨中,一会儿积满了水珠,一会儿留存下湿湿的水印。
发布于:2024-06-24
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南海历史事实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
发布于:2024-06-24
美国公民捐赠清代袍服入藏山东大学博物馆
日前,国家文物局接受美国公民捐赠清代袍服文物划拨入藏仪式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举行。
发布于:2024-06-24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精彩亮相伊斯坦布尔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舞蹈诗剧《只此青绿》22日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阿塔图尔克文化中心精彩落幕时,现场观众纷纷起立喝彩,掌声经久不息。
发布于:2024-06-23
“唤醒”沉睡水下的古城镇——江苏淮安新路遗址揭示大运河变迁
34座房址、8条道路、10座灶台、13条排水沟,以及陶器、瓷器、木器、金属器等各类器物370件……这是考古人员在新路遗址清理出的遗存。该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距板闸遗址约3公里。
发布于:2024-06-23
“新中式”旅游火了
今年以来,参观文博场馆、探访古城古镇、参与传统文化活动、观赏非遗技艺、体验汉服妆造、购买国潮文创……以这些文旅活动为代表的“新中式”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欢迎。
发布于:2024-06-21
夏至:景风南来 养心安神
6月21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此时节,嫩荷初绽,万物繁茂,伴随着似火骄阳,在蛙鸣蝉吟中,盛夏正式拉开序幕。
发布于:2024-06-21
福州:古厝依旧 文脉传新
今年以来,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组建文物保护志愿服务队伍,让城市历史文脉、城市记忆更好地赓续传承。
发布于:2024-06-21
潮汕英歌舞亮相古城
近日参加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的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英歌舞实践工作坊的学生走上街头,来到襄阳古城管家巷,为市民和游客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展示英歌舞的魅力。
发布于: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