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根植“沃土”结硕果
我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许多地方有着红色文化“沃土”。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共收录300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发布于:2024-07-01
陕西榆林创新“旅游+影视”
陕西省榆林市将历史与红色旅游、影视相结合,探索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发布于:2024-06-28
描绘生活百态 彰显时代精神——2024上半年国产剧集观察
2024年以来,国产剧集坚持主题化创作与多元化创作并重,注重从时代的变化发展中捕捉故事、塑造人物,强化在题材、内容、手法上的全方位创新,现实题材创作绽放荧屏,优秀作品频频出圈,国产剧集的思想性、艺术性进一步提升。
发布于:2024-06-28
暑期游 渐升温
6月25日15时,满载着400余名旅客的Y152/153次“熊猫专列·什邡号”旅游列车从四川成都西站缓缓驶出,开往目的地吉林敦化,标志着“熊猫专列”暑期游正式开启。
发布于:2024-06-28
叫醒文物里的神兽:“马踏飞燕”为啥不拍正面照
古代工匠,在一琢一磨、一凿一刻、一揉一捏、一笔一画中,把龙、虎、熊、马、骆驼、猪、狗等各种动物的形象留在了历史深处;同时,也把当时的社会、社会中的人、人的情感、信仰、审美都融入了他们的匠心之作。
发布于:2024-06-28
桂林雁山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公布了新一批2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雁山旅游度假区榜上有名,这也是广西第4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发布于:2024-06-28
“引进来”“走出去”亮点纷呈
6月19日—23日,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发布于:2024-06-27
70余件佳作闪耀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2024艺欣向荣——两岸青年艺术家作品展”6月25日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
发布于:2024-06-27
稀有剧种“云上”觅知音
在戏剧界,“天下第一团”的说法源自1992年原文化部艺术局组织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意味着参加此次展演的院团是本剧种仅存的一家国有院团。
发布于:2024-06-26
香港芭蕾舞团发布新剧目
近日,香港芭蕾舞团公布2024/25舞季演出计划,其中既包括将迎来首演的《绿野仙踪》《梁山伯与祝英台》《芙烈达》《吉赛尔》4部大型原创剧目,也有深受观众喜爱的经典之作。
发布于:2024-06-26
文化新观察|中国童书走向世界
刚刚闭幕的第30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家展商洽商合作,5天时间内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2100余项,其中少儿类居输出品类榜首。
发布于:2024-06-25
阿那亚戏剧节成中外戏剧交流新平台
以“常规与例外”为主题的2024阿那亚戏剧节日前在河北秦皇岛开幕。
发布于:2024-06-25
黄河绝赞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强烈的愿望,总想走近黄河 ……
发布于:2024-06-25
“文博热”展现三晋文化魅力
近年来,山西各地文博机构不断创新展陈、传播和社会教育方式,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然万物的缤纷多彩。
发布于:2024-06-25
河北正定:保护千年古刹 传承历史文脉
时而在悠扬的音乐里如轻云般漫步,时而在急促的鼓点上如旋风般疾转,在河北正定隆兴寺景区大悲阁前,年轻舞者们表演的《千手观音》频频返场,给游客带来兼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的视觉享受。
发布于:2024-06-25
“守护与重光”展亮相国博
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冲突地区遗产保护国际联盟共同主办的“守护与重光”展览亮相国博。
发布于:2024-06-25
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幕 “电影之城”展现文化魅力
6月23日,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
发布于:2024-06-24
雨中萱草花
窗外的雨一直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细雨敲打着玻璃,顺着玻璃沿窗户的缝隙向着下面滑落。窗台上的水泥露檐,在时而大时而小的雨中,一会儿积满了水珠,一会儿留存下湿湿的水印。
发布于:2024-06-24
实证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南海历史事实
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使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狮子鱼”号无人水下遥控潜水器,联合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开展了3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
发布于:2024-06-24
美国公民捐赠清代袍服入藏山东大学博物馆
日前,国家文物局接受美国公民捐赠清代袍服文物划拨入藏仪式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举行。
发布于: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