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开启脱贫加速度

2019-07-18 10:50:00

本报讯(记者 符备战 通讯员 叶超)近年来,史德镇陈迪村的礼泉增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多元化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致富脱贫”的发展思路,将自身发展与贫困户的脱贫任务紧密结合,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积极带动全村44户贫困户入股产业,以资金入股分红,以务工折股分红,开启了龙头带动、产业扶持、自主参与、互利共赢的脱贫加速度。

1

2017年,陈迪村两委会干部自筹资金30万元,带头入股成立了陈迪村增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亩,签订经营合同15年。该合作社前期投资12万余元建设占地0.6亩的简易彩钢瓦鸡舍一座,散养肉鸡鸡苗7100只,吸收中央第三批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入股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折合鸡苗约100只参与经营,共享红利。

变扶贫资金为股金,收益分红前景广。合作社吸收贫困户享受的产业扶贫政策资金,贫困户以低于成本价格认购合作社肉鸡鸡苗,并将所购鸡苗的饲养销售交由合作社全权托管经营(既保姆式养殖)。投资成本收回后,每人可增收7000——7500元。目前,入股贫困户达到42户,每户贫困户预计今年9月初首次分红将得到1500元红利。

2

  变土地经营权为土地股权,保底分红更稳定。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的形式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合作社将贫困户土地经营权折算成土地流转金作为农户入股基地的股金,贫困户每年每亩可得到800元的保底分红。目前,总入股贫困户42户134人。合作社已利用中央第一批扶贫产业项目资金栽植了50亩绿化苗木(紫叶梴5000棵和国槐4000棵),并开发建设了占地0.6亩的肉鸡鸡舍,圈养肉鸡7100只,预计生产鸡肉2.4万公斤,利润总额预期可达24万余元。

3

变贫困户为产业工人,劳务收入更灵活。合作社根据自己的生产要求和贫困户的劳动能力,为具有务工条件的贫困户提供计时付薪劳动岗位。在果蔬种植与家禽养殖中,合作社按照市场要求,统一包装,统一组织销售,合作社与贫困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按照生产所需的劳务,按时间工段进行计酬付薪。目前,与合作社签订劳动协议的贫困户有17户,作务能力强的贫困户年收入在1—1.5万元,走出了一条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致富的新路子。

4

 变输血为造血功能,产业引领后劲强。合作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让有意愿的贫困户自主从合作社申领肉鸡进行饲养,合作社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疫服务。同时,合作社还邀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示范讲解,引导贫困户逐步转变生产观念,不断提高他们的养殖水平,从而增加经济收入。2019年,接受培训贫困户达60多人次。这些受训贫困户利用最新养殖技术,使肉鸡、奶羊和生猪产量、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有效推动了该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