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百合

2019-12-01 09:34:01

  【知味斋】

作者:徐廷华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秋燥又至,这时人们特别喜欢吃点性凉消暑的清炖百合汤,盖因其味清淡,能解体内的燥热感尔。

我国是百合的故乡之一。百合一词最早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是将其列为草类,并详细记述它的功能。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中,还记载了百合炮制的方法。百合本属药名,其鳞茎由多数单独的鳞片抱合而成,故得名“百合”。正如《尔雅》所说,其果实“小者如蒜,大者如碗,数十片相抱合成,状如白莲花”。

说起百合的名字,民间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古时候东海有一帮海盗,把妇女、儿童上百人劫持到一座孤岛上。哪知没几天,海上狂风大作,掀翻了贼船,海盗全都淹死了。而留在孤岛上的妇女和儿童与外界隔绝,没有粮食,只好寻找野草充饥。岛上长着一种开白色喇叭花的植物,它的根部有一个白色的圆似蒜头的东西,食之爽口,于是,便挖来充饥。吃了一段时间,不仅没有饿死人,原先患痨病咳血的人也一个个恢复了健康,所有的人皮肤白嫩润红,面容也变得漂亮了。后来,他们被救回陆地,就把这种救命的植物带回来栽种。由于这种野生植物救活过遇难妇女和儿童共百人,后来人们便给它取名为“百合”。

百合,除了食用,其盛开的花,从古到今都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世界名花。从野生到人工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仅将它作为一种药用。及至南北朝时,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美,开始作为一种观赏植物,他曾作诗云:“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藂(丛)兰谢芳馥。”赞美百合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就更多了。诗人陆游特地利用窗前的平坦土丘种上百合,待百合开花时,咏诗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时至近代,喜爱百合花者也不乏其人。宋庆龄平生对百合花就深为赏识,每逢春夏,她会在居室里经常插上几枝。在她逝世的噩耗传出后,她生前的美国挚友罗森大夫夫妇,立即将一盆百合花送到纽约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所设的灵堂,以表达对宋庆龄深切的悼念。作家茹志鹃1958年发表于《延河》成名作《百合花》,使其由此踏上文坛。

百合有百年和合、百事顺心、百岁长寿、百业兴旺之寓意。纯白百合作为纯洁少女的象征,代表文雅、贞静。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百合不仅有俊俏的花,更有丰硕的“实”。供人们食用的部分正是百合鱼鳞状排列的肥大的地下茎,通称“鳞茎”。它光泽洁白,很少纤维,形如玉片,肉多细腻,从唐代起逐渐从中药铺走向了餐桌,其中尤以“兰州百合味极甘美,纤维很少,毫无苦味,闻名全国至今”。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