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搅 团

2020-07-07 10:54:00

贠靖

搅团,是陕西人喜爱的一种特色小吃。在关中道有一种说法:谁家娶的媳妇儿贤不贤惠,是要看她打的搅团光不光或筯道不筯道。言下之意,是要考验这新媳妇有无耐心,能否为一家老小受得了打搅团那个麻烦!

关于秦人喜好的这一口黏搅团的历史,能考证到的说法是,起源于西祁(今陕西岐山县)。西祁南倚秦岭,怀抱渭水,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诸葛亮当年在西祁屯兵,因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退兵;士兵闲来无事,就在西祁垦荒耕种,以供军粮充足。当地以面食为主,老吃馒头面条,士兵就有些厌烦,于是诸葛亮便发明了这道饭食。不过那时的名字不叫搅团,而叫水围城。大有席卷中原,吃饱凯旋的气势。

儿时,屋里日子过得紧巴,一年四季拉饥荒接不上茬,家里便用苞米、土豆、萝卜顶饥荒。那时,屋里有一点白面细粮,看得比啥都金贵,平日是舍不得吃的,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舍得舀一点点包顿饺子,或吃顿浇汤面。

一天三顿都咥苞米面糊糊、苞米面锅塌塌、苞米面搅团,吃得我一瞅见打搅团便反胃,跑到院子里吐天哇地。母亲那时还是有点偏心,一家人蹲在院子里呼噜呼噜吃完搅团舔着碗底,她就溜进厨房里,在灶膛添把干麦秸,起来在围裙上揩着手指,往锅里淋点醋汁,再抹上点油泼辣椒,将带着一丝儿焦黄的面筋筋(软锅巴)用铁铲子一点点铲下来,盛到盘子里端给我说:“我娃快吃!”每逢这时,姐姐便会噘着嘴说:“妈偏心,又给你娃吃独食呢!”

农村人管搅团叫“哄上坡”,因为不顶饥,消化快,吃完一会便饿了。因此,吃罢饭下地的时候,还要在怀里揣块苞米面锅塌塌。

现在日子好过了,白米白面、大鱼大肉都吃腻歪了,胃里便又惦记起那一口粗粮来。十天半月的,总思量着变变花样,裤带面、羊肉泡馍、懒面皮儿、洋芋檫檫都咥过了,脑袋瓜里转动着,便蹦出搅团来。之所以稀罕那一口搅团,倒不是搅团有多金贵,主要是做起来费工夫。

很多西安人,为了吃到一口地道的好搅团,常于周末闲暇之际,携家带口,成群结伙,到周遭的长安、蓝田去吃搅团。

好搅团还是要用农村的铁锅煨上麦秸火来慢慢地打。常见乡里的小媳妇,穿着碎花布衫,蹲在灶下,往炉膛里喂着金黄的麦秸,将水烧滚,左手抓着玉米面,向锅中慢慢撒下,右手拿一根擀面杖,在锅里用力朝一个方向均匀搅动。搅几下,盖上锅盖捂一阵,起来再搅。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搅团要光,勾子拧圆,这样打出来的搅团才好吃哩。

也有比较讲究的人家,用玉米面、荞面或洋芋粉,合着麦面打搅团儿。先将面在盆里揉成光滑的团状,再放入清水中反复揉冼,待面浆变稠,将洗好的面浆倒入另一容器,换上清水继续揉冼。冼好的面浆醒两三小时,锅中烧少量开水,倒入少许面浆不断搅动,边搅边焐边加面浆,待到三捂七十二搅后,用擀面杖挑起来挂线线,筛到碗里慢慢封住,揭起来不黏碗,吃到嘴里略带劲道光滑,一股面香沁入心脾,便说明这搅团打得是恰到好处。

搅团的吃法有很多种,水围城、鱼鱼、烩搅团、凉拌搅团各是各的味。水围城是我的最爱,先和好“水水儿”,剥几瓣鲜蒜,在蒜窝里捣碎,挖到小瓷盆里,用热油滋啦炝一下,加入适量的盐、醋,酱油、清水。打好的热搅团舀到水水碗里,再放上一些韭菜、油泼辣椒,吃的时候切忌搅动,那样聚不住热气,那股煎活的香味便会受惊散掉。只有用筷子从一边一点点夹着吃,用舌苔慢慢地感受它的酸辣、香醇、烫嘴、馋活,才能吃出别样的滋味来。

鱼鱼,也叫蛤蟆鱼鱼,是女人的最爱。母亲说过,粮食是有灵性的。这不,将锅里噗噗冒着气泡的热搅团,用漏鱼的筛子筛到凉水盆里,用手一豁,它们就换一种方式活了过来,像蝌蚪一样在水里蹦跳着、游动着、嬉戏着。吃的时候用漏勺舀到碗里,浇上浆水或酸醋水水,撒点芫荽,放点辣椒,激发得它们更加活跃起来,喝一口,在嘴里还跳动着,一下子爽滑到骨头缝缝里,浑身都麻酥酥的。

凉搅团讲究的是一个凉字,大兵压境我不乱,得先把出锅的热搅团舀到撒了凉水的搪瓷盘子里或青石板上,摊成饼状晾凉,吃的时候切成条块,用浆水或酸醋水水一浇,如醍醐灌顶,酸辣开胃,滋溜吸一口到嘴里,不用嚼动,既有凉粉的滑爽,又有面皮面条的筋道光滑,自有一番独特的韵味在喉头。

烩搅团则是群英会战,将土豆、芹菜、萝卜缨子、肉丁等爆炒,加入清水滚开,倒入切成小块的搅团,稍煮即可,让它们在滚烫的沸汤中舞枪弄棒打着架,把一身的香味都挥发出来,再盛入碗中,一口煎活的烩搅团下去,闭上眼,汗就从脸颊上冒出来,五脏六腑便都舒展开来。

这吃饭里边的道道可深着呢!打搅团人人都会,但要吃得舒坦,要打成一锅好搅团绝非易事。这一锅黏搅团,看起来黏吃起来不黏。要吃好搅团功夫得下到,稀稠、火候有一样把握不住都不成。这也和种庄稼、做事情、带兵打仗一样,是急不得、也偷不得懒的,只有掌握窍道,功夫下到才能吃到你想要的那一口儿。

作者简介:贠靖,男,作协会员,中国联通陕西省分公司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曾在《莽原》、《短篇小说》、《小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百余篇。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