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商洛:织密健康保障网 托起百姓幸福梦

2020-12-12 17:47:00

12月11日上午,在商洛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牢记嘱托继续新奋斗 攻克堡垒创造新生活”脱贫攻坚市直专场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商洛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叶朝阳向与会媒体介绍了商洛市卫健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mmexport1607695509362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卫健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减存量、控增量“两手抓”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医疗有保障“三个有”的工作目标,凝聚全系统力量,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全市3.56万户因病致贫户全部实现脱贫,为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

IMG_20201211_095548

聚焦有地方看病,狠抓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强力推进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近五年来,先后争取中省卫生健康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 24个,投入资金 6.28亿元,其中县级项目 20 个 ,投入资金6.12亿元,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改善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市中心医院获批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并授牌;8家二级综合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审”、6家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甲”标准;98个镇办医疗卫生机构均达到基本标准、执业(助理)医师或者全科医师均达到3名以上;全市1283个行政村(社区)均实现了标准化村卫生室、合格村医全覆盖,24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均有新建村卫生室或者镇卫生院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市20个镇卫生院建立了智慧健康中心或智慧健康小屋,丹凤县开展移动公卫助推健康扶贫项目试点,配备价值120万元的公共卫生移动服务车1辆,直接服务到村到户。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善,2020年全市县域内就诊率94.14%,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快捷。

mmexport1607695571138

聚焦有医生看病,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总量不足、服务能力较弱是影响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卫健委将人才队伍建设与深化医改有机结合,采取招录、引进、培养、激励、协作等综合措施,扩大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优化人才布局,有效缓解了基层人才短缺问题。在人才招聘方面,持续实施县及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类本科生计划,将贫困县镇卫生院招聘学历放宽到大专,累计为基层招聘医护人员1793名,注册登记合格村医3146人。在人员培训方面,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全科医生、业务骨干、护理、乡村医生等六类专项培训,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今年,又采用5G新技术,利用陕西省心医远程医疗云平台,先后召开4期健康扶贫政策业务培训视频会,覆盖市、县、镇、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累计培训业务骨干1万余人次。在对口帮扶方面,积极协调对接,组织开展城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宁商协作等帮扶工作,共计10所城市三级医院、21所南京市区级医院帮扶全市16家县级公立医院,支援医院累计派驻帮扶人员312人次,先后培训业务骨干2920人次,引进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膀胱肿瘤电切除术等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新建临床专科36个。建成南京市鼓楼医院、市中心医院远程诊断平台,并与陕西省心医远程医疗平台实现信息对接和资源共享,覆盖81所基层医疗机构。累计开展远程会诊880次。在综合医改方面,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和县域内医共体建设,组建县域医共体16个、专科联盟1个、远程协作网5个,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综合服务能力。

mmexport1607695575441

聚焦有制度保障看病,不断完善医疗救助政策,贫困人口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准确把握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目标,配合医保部门建立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市、县(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倾斜优惠政策,将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自付部分,按比例纳入财政预算,2020年全市共资助贫困人口参保57.44万人,资助资金6350.27万元。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和“一降两消两提高”政策,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政务大厅建成“一站式”服务窗口163个,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建立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三重保障”制度,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共报销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7.94万人次3.18亿元,其中基本医保7.94万人次2.48亿元,大病保险0.52万人次0.22亿元,医疗救助3.22万人次0.48亿元,贫困人口患者经“三重保障”报销后,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达84.47%,有效减轻了贫困患者医疗负担。

mmexport1607695584730

聚焦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狠抓精准分类施策,贫困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症下药、精准滴灌的精准扶贫要求,开展“三个一批”分类救治,推动健康扶贫精准落实到人、到病。

在大病专项救治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大病病种由7种增加到30种,坚持“四定两加强”要求,确定定点医院11家,成立诊疗专家组43个,建立疑难重症病理会诊、转诊、巡诊机制,按照“一病一方案、一人一团队”模式精准治疗,截至11月底,全市30种大病确诊病例22991例,已入院救治或签约管理22979例,救治率为99.95%。

mmexport1607695598008

在慢病签约服务方面。围绕“应签尽签、签约一人、履约一人”的总体要求,聚焦重点人群和重点病种,推动慢病签约服务工作提质增效。按照规范,为全市患有原发性高血压、Ⅱ型糖尿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4类重点慢病的73406名贫困患者,进行了重点服务管理,并完成每年4次随访服务。为患有脑血管病、冠心病、慢阻肺、重型老慢支、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6类多发慢性病的49214名贫困患者,发放了

健康教育处方,提供健康指导,并完成每年1次随访。

mmexport1607695604181

在健康危险因素防控方面。全面深化推进健康村庄、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8类健康细胞示范建设,扎实开展贫困地区健康促进三年行动。实施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策略,坚持预防为主方针,落实改水、改厕、补碘等综合防治措施,每个病种都成立了专家组,切实做到精准研判、关口前移、科学预防。免费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市孕产妇死亡率降到4.96/10万,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创新作为,用辛勤和智慧打造了一批健康扶贫工作品牌和亮点,全市健康扶贫工作赢得各方肯定。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启动暨医疗卫生帮扶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全省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现场观摩会等省级会议先后在商洛市召开。《中国网》、《陕西日报》、《华商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我市健康扶贫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商洛市分级诊疗、对口帮扶等工作受到省卫健委表彰;2017年、2018年、2019年,健康扶贫工作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考核为优秀等次。

下一步,商洛市卫健系统将按照中省市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巩固健康脱贫成果,再接再厉推进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由健康扶贫向健康防贫转变。持续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做好已脱贫人口健康扶贫等政策落实,并将分类救治等政策逐步向全人群拓展。对监测户和边缘户,持续完善因病致贫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防止出现因病返贫致贫。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巩固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成果,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卫生人才队伍、信息化建设,做实做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全面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扎实推进健康商洛建设。加快实施健康商洛18个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树立科学健康观念,大力普及健康防病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使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过上美好生活。(记者 叶瑛)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