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抖 僵 慢”
九年前,西安市民赵某出现了左侧胳膊微微颤抖的症状,当时他没在意,半年后颤抖明显,左胳膊摆臂的幅度也小了很多。两年后,他的右侧肢体也出现了同左侧一样的症状,手脚颤抖已经控制不住,走路身子向前倾斜。经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诊断,赵某患的是帕金森病,开始进行药物治疗。
在赵某服药的前三四年,各种药物的效果都还可以,能控制住抖、僵症状,他就继续在厂子里上班。近两年疾病不断进展、药效下降,虽历经多次药物调整,但他的手脚还是十分不协调,摔跤对他来说成了家常便饭,走路时膝关节与脚关节不能正常活动,很僵硬,已经完全不能上班。去年,王学廉教授团队为赵某做了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开机后他原有的帕金森病症状基本消失,走路姿势也变得正常,与之前颤颤巍巍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
王学廉教授告诉记者,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的典型表现可总结为“抖、僵、慢”三个字。“抖”是指手、胳膊或者小腿等部位不由自主地抖动;“僵”是指肌肉变得紧绷,四肢活动的时候感到僵硬、沉重、不灵活;“慢”是指动作缓慢,在日常生活中穿衣、刷牙、洗脸等动作变慢,写字越写越小,走路时无法迈开脚步,以小碎步前进。而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嗅觉“失灵”、失眠、做噩梦、睡觉时大喊大叫等,另外还可能出现认知障碍,以及便秘、抑郁、幻觉等。
药物+手术+康复 “三驾马车”治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需综合治疗”王学廉教授指出,诊断出帕金森病,规范服用药物是患者早期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疾病的进展和长期服药,药物的疗效会出现下降,甚至会有药物引起的运动并发症,此时就需要考虑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另外,患者平日的运动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康复训练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王学廉教授说,药物+手术+康复,“三驾马车”结合,能让病人最大程度的接近于正常人的生活质量。
王学廉教授表示,《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中明确提出,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取全面综合治疗的理念,同时强调了“早诊断、早治疗”的用药原则。全面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基本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在病程中特定的时间窗对药物治疗的重要的有效的补充。“帕金森病并不可怕,现代医学在不断的进步,通过合理用药、适时手术、坚持锻炼,能够极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帕金森病患者过上接近正常人的生活,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王学廉教授说。(记者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