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天,西安市的室外高达37度,热浪不时从窗户涌进来,梧桐树上的婵儿发出沙哑的叫声。这个夏天像蒸笼一样,扣在人们头顶。西安市灞桥区的刘卫国早已坐不住了,倒不是因为这炎热的天气,连日来,电视新闻中,商洛市洛南县的水灾让他焦虑不安,不行,我一定要去洛南救灾。他有一辆挖掘机,灾区肯定需要这个,想到这里,刘卫国坚定了他去洛南救灾的信心和决心,室内的温度似乎也不那么热了。
刘卫国是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办杜陵村村民,平素就有助人为乐、豪爽仗义的秉性。这次他从电视上看到位于西安市以东的商洛市洛南县洪涝灾害严重,心里一下子萌生了去灾区救援的念头。刘卫国给村党支部书记蓝锦庄和主任刘永刚打电话说,他要去洛南救灾,村里有什么情况随时打电话告知。当天夜晚,刘卫国检修好车辆,将制作的“加油洛南 ”的横幅挂在车上,他把挖机开上大车,一切就绪后,西安下起了大雨,妻子劝他不要去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凌晨五点起床,他收拾好行囊对妻子说:“我一定要去洛南救灾,洛南需要我。”话语很短,但很坚决,妻子知道他决定的事情很难改变,起床后,给他做了早餐,还没说句保重,刘卫国撂下碗,就冒着大雨从西安出发了。
一路向东,雨雾蒙蒙,好在西安去往洛南的道路还比较畅通。两个小时后,刘卫国到达洛南,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刘卫国立即与洛南交通部门联系,交通局杨副局长亲自接电话表示感谢,然后安排他和洛南应急救助站联系,很快,在专人安排下,刘卫国驱车顺利到达洛南重灾区石坡镇。
这是洛南北部一个偏远的乡镇,交通中断,电力损坏,河水咆哮着,河面上翻滚着泥沙,沿河两岸,农作物倒伏,让人痛心疾首。刘卫国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拿出西安人的干劲,帮助洛南山区恢复生产自救。
通往石坡镇的道路,主要是自来水管道损坏严重,需要重新施工。刘卫国的挖掘正好派上用场。他把挖机卸下来,很快就投入抢险救灾的行列,外援的加入,使水厂工作人员精神大振,有了机械的帮忙,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抢险工作进展顺利。
在灾区的第一天,刘卫国深深感受到洛南灾区人的善良好客,他目睹了受灾群众无家可归的场景,切身感受到了灾情的严重,他内心为自己做出这样一个决定而欣慰。第二天晚上睡觉前,他打电话联系了刘永刚主任,把这里的灾情如实的做了汇报,急切希望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里的受灾群众度过难关!
刘卫国单身赴洛南抢险救灾的事在村里传开了,人们对刘卫国的义举表示很钦佩很感动。村上发出倡议书,全村人纷纷捐款,纷纷表示支持刘卫国的救灾行动。短短一天,募捐到1万多元,村主任刘永刚用这些钱购买了饮用水和方便面,亲自带队,火速将救灾物资送往灾区洛南县。
当刘永刚他们联系到刘卫国的时候,刘卫国已经前往洛南另一个受灾严重的乡镇去救灾了,那是一个叫巡检镇的地方,洛南的避暑胜地,没受灾前时风景如画,空气新鲜,现在是满目疮痍,叫人目不忍睹。刘卫国和他的挖掘机发挥了很大作用,疏通河道,清理路障,干最苦最累最脏的活,刘卫国没有一句抱怨,只想着巡检人民能早日恢复平静美好的生活。听到刘永刚带着村民前来支援,仿佛看到了更多的支持者,刘卫国开心的笑了,他的付出没有白费,西安市的人不是没有人情味。
因为通往巡检要经过石坡镇,当时主要干道没有打通,大型货车很难通行,考虑到安全问题,最后商定安排就近将物资捐至石坡镇政府。这一车救援物资经过崎岖山路,一路颠簸开进石坡镇一个临时救助点,这也是7.22水灾之后,开进洛南北部山区提供救援物资的第一辆爱心援助车辆,灾民们非常感动,石坡镇的镇领导高兴的说,你的善行义举,山区人民永远会铭记在心。
洪水如猛兽褪去,骄阳似火的烈日下,洛南北部山区,处处呈现出恢复生产自救的火热场景,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钱捐物,参加志愿救援服务,汇成一条条爱的溪流,让灾区人民深深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个汛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刘卫国来洛南的几天,日夜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清运垃圾、搬运土石、装卸物资,一刻不停的工作着,渴了喝瓶纯净水了,饿了吃包方便面,晚上和灾民一起住在帐篷里,随时接受灾区的调遣和安排。用他的话来说,在灾区的日子,吃着粗茶淡饭,干的热火朝天,看到了山区人的纯朴善良,感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决心,他觉得充实,觉得欣慰。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身边人,在灾难面前,城市乡村一家亲,人们没有贫贱富贵之分,没有身份高下之别,一把汗水一把泥,一股干劲一条心,就是希望早日恢复山区人民的正常生活,还人民群众一个美好新农村。
刘卫国主要在石坡镇参加抢险救援,他和他的挖掘机,昼夜不停,就像一个扛枪的战士,日夜坚守阵地。据了解,在抢险救灾中,挖掘机的轮胎让石头划破了,他悄悄去城里修补,挖掘机没油了,他悄悄去加油站补给,他先后20多次往返在巡检与石坡的水毁路上,清淤12900平方,搬运石头3000多方,挖土6000余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埋头苦干,在安置点、在施工现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刘国伟以及众多的刘卫国们,放弃城市的悠闲和舒坦,毅然决然投身到山区抢险救灾第一线,把城市人最美好善良的一面展示出来。
刘卫国说,石坡的自来水管道一天不通,他一天都不会撤离,他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他晒黑了,人也瘦了,他把自己在洛南工地上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妻子,妻子看到他又黑又瘦的样子,心疼的哭了。
8月2日,石坡的自来水全镇修复贯通。灾民们全部吃上了安全用水,刘卫国兑现自己的承诺,离开洛南的时候,石坡镇政府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灾民、志愿者们称他是最美西安人。至此,一个西安人在洛南抢险救灾的故事才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为什么在每一次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总能风雨同舟,共渡难关,为什么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总有人选择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因为,中华民族从来都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愈摧愈坚。舍小家,顾大家,我们才有家。刘卫国深懂得这个道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架起了一座城乡联手、和衷共济的桥梁,书写了一个当代城市青年的胸襟与担当。
洪水虽无情,人间有大爱。好样的,刘卫国!(何献国 刘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