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王阿姨家的窗户,餐桌上早已经摆上了准备好的几样早点,盛在碗里的稀饭还冒着热气。为了让去轮滑班上课的孙子吃上健康的早饭,王阿姨一早就起来忙活了。老伴李叔叔也没闲着,嘴上一边催着孙子加快洗漱速度,一边吹着气给稀饭降温。早饭结束,王阿姨左手提着孙子的小书包,右手拉着孙子的手一起走去轮滑兴趣班。
刚一下楼迎面碰见也要送孩子的李阿姨,两个自嘲“工作是看孩子”的老人说笑着一起领孩子走到兴趣班门口。看着孩子跟老师开始上轮滑课了,两个阿姨约着买菜,商量今天中午给孙子换个什么新菜品试试。
午休结束,要去画画班的孙子出门有点磨蹭,出了门还在揉着自己没完全醒来的眼睛。外面三十七八度的温度让还没走出小区的王阿姨和小孙子额头上有了几大颗汗珠,孩子手里提着水彩笔,时不时停下脚步捧着挂在脖子上的水杯喝一口水。
晚上的小区是孩子们的游乐场,王阿姨的女儿李女士带着儿子下来和小朋友们玩耍。看着孩子在不远处跑着踢球,李女士和认识的妈妈们围坐在一起说着兴趣班报名的事情。
王阿姨家的一天是如今很多家庭的写照,暑假“小神兽们”的看管问题让很多家庭发愁:是放在家让老人看?还是送去培训机构下班了再去接?随着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整治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已不再成为一种选项。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新政策一出台,很快引来了家长和老师的热议:有了公办托管真的能解决看护难的问题吗?暑假“小神兽”们都是怎么过的呢?记者采集到不同群体的声音。
王阿姨带孙子正在上轮滑兴趣班
家长:“看护难是一家人头疼的问题”
“我们老了,儿女都在外面上班没时间,照看孩子的生活就成了我和老伴的事情。”王阿姨在去买菜的路上和记者说道。“其实我们很多教育方法都谈不上科学,有时难免在孩子面前心软让他多看一会儿电视或者手机放松一下,我们也知道对孩子眼睛不好,可自己的孩子又舍不得凶,所以我们就想着送到兴趣班去能学个啥特长,但你说孩子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天又不可能上很多课。放在托管是能轻松点,但就怕他一个不小心有了啥安全问题,所以我们心里也很矛盾。”一听到记者说有“公办托管”,王阿姨眉眼之间有了笑意:“我觉得这是个好事情呀,我肯定会送的。在学校都是认识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学习或者游戏都比较有氛围。”身边的李阿姨也忙着说:“像我们这样看管孩子的老人在小区里有很多,有了这样的政策能解放我们这些老人,也能让我们有时间去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两个阿姨大笑着边挑菜边跟记者聊着。
“如果西安真的能有这样的公办托管,真的是帮我们大忙了。”李女士和几个年轻妈妈们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是双职工,临近假期就开始愁孩子的看管问题。“让老人带他们多少会溺爱孩子,一个假期结束很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可自己又不好意思责怪老人,毕竟老人家看孩子确实很辛苦。有了这个托管孩子在学校有专业的老师看管,能兼顾作业和娱乐时间,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张女士补充说:“外面兴趣班课程全面但价格真的不便宜,一期课程动辄就要花费大几千,想给孩子学的课程很多,所有费用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学和不学心里挺矛盾的。公办托管的价格肯定不高还能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素质教育真的很不错!”
李女士的话记者在冯女士那里同样得到证实。家住在枫林绿洲的冯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在高新一小上学,开学就上四年级了,从上小学开始到现在孩子基本每个寒暑假都要在外面上补习班。“今年出台了政策大力整顿补习机构,但其实暑假的课程早已经压缩时间上完了,一个假期四个班加起来小两万块钱。班里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外面补习英语、书法或者作文。家长都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要是不补习就会差别的孩子很多。”谈起对孩子教育的心态,冯女士无奈地笑了笑表示,目前的教育环境不得不让家长们焦虑,孩子们压力大,家长们压力更大,虽然现在培训机构被整顿,但是不可避免家长们肯定还会找其他的补课渠道,实在是因为竞争压力太大了!补习班补文化课,兴趣班学新技能,实话说孩子的暑假其实过得并不轻松,但大家都是这样又没有办法。
听到记者询问“公办托管”,家住在青年路社区的李女士有不同的看法。“就是把托管办到学校去吗?那我太想把孩子送去了。”在听了记者对公办托管的解释后,李女士依旧坚持最初的观点。“我是一个全职妈妈,我觉得暑假看管孩子我还是有精力和时间的,孩子已经上了一学期的课,我希望假期能带着她做一些她喜欢做的事情,有时间还会带她出去旅行,让孩子一直在学校的那种氛围中我觉得孩子挺累的。”记者见到李女士时,她正带着孩子参加“3D打印”的科普学习活动,“公办托管里都是孩子熟悉的老师,安全方面我们比较放心,但很多课程毕竟不是专业老师授课,我觉得孩子很难有学习成果,补习班价格是贵一点,但短期我能看到孩子真的掌握一项技能,我还是觉得送孩子去兴趣班可能更好一点。”
晚饭结束后,孩子们三两结伴坐在一起玩游戏
教师:“家长需要宽心,不要‘鸡娃’”
孙小风是西安小学的一名科学老师,她告诉记者“公办托管”在自己看来是一件惠民的事情。“公办托管其实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补长’的平台。”孙老师针对公办托管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既然都是专业的老师,所以暑期托管的课程设置不能降低要求,不能只考虑孩子的安全和娱乐,这样和社会托管相比会没有特点,家长也不会把孩子送来。可以用课程吸引孩子们,如果课程新颖全面,加上价格合理对家长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被问及开展“公办托管”会不会觉得占用了暑假时,孙老师笑着表示自己并不会感觉到假期时间被侵占。“老师的假期很长,愿意付出的老师可能就不会计较时间的侵占,
作为老教师,我的家庭比较稳定,教学备课也比较有经验相对轻松一些,所以我觉得如果学校需要老师,我会报名参加。”孙老师坦言“可以在学校招募愿意参加的老师,让学校和老师之间进行双向选择,不是给所有的老师一个负担。老师依据个人情况选择是否参加,这样大家的怨言就会少很多。”孙老师补充说道。
“为什么孩子好不容易放了假还要送到学校来呢?”沣西新城文教园第一小学的王丹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下意识说道。“作为老师我首先想到的是小孩子的心情。学校托管可能没有正式上课的氛围那么严肃,可还是要按照一定的课程安排进行,那我觉得孩子始终保持在一种‘上课’的感觉,他会慢慢开始讨厌课堂,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厌恶上学。” 谈及侵占老师时间的问题,王丹老师在电话那头的语气有些激动,她表示,老师也有自己的家庭,平时早七晚七的生活让老师缺失了很多陪伴自己孩子的时间。一学期的辛苦好不容易换来了假期,老师们需要好好的放松和休息,况且在假期老师也有很多备课和参加培训的任务,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轻松。
谈及对于孩子们暑假生活的愿景,两个老师有同样的看法。“孩子们在假期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单就可以了,在这段时间抓好孩子的生活教育更为重要,希望孩子们更多得到生活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假期应该是轻松愉悦的,作为老师也不希望孩子在假期超前学习,适当的复习和预习是需要的,但过多的学习其实适得其反。”孙老师表示。王丹老师觉得让孩子上补习班更多来自家长的焦虑“现如今孩子们肩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每一步。其实家长需要宽心,不要过度‘鸡娃’,假期不论选择是兴趣班还是托管班,我们作为老师只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社区:“‘四点半’课堂提供最需要的服务”
在和孙小凤老师的沟通中,记者得知现有些小区考虑到父母下班接孩子时间来不及,开展了“社区托管”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托管现况,孙老师主动带记者前往青年路第二社区一探究竟。
在白薇老师的带领下记者进入社区托管的教室,看到十几平的房间里配备了九张桌子和一些凳子,墙上还有上课用的黑板和电子屏幕,十几个孩子正跟着老师学习用“3D打印笔”制作自己喜欢的小手工。记者和白薇老师了解到孩子们被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两到三个小朋友一组轮流使用打印笔,孩子们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照着图案模板开始自己的创作,老师会在孩子们身边随时提供帮助和指导。据社区张婕副主任介绍,“3D打印课”是社区开展的“四点半课堂”其中的一个课程。谈及“四点半课堂”,张婕介绍这个服务社区从2016年冬天就开始做了,除了科学知识普及课,他们还有国学诵读、围棋的很多特色课程服务。“来给我们当志愿者上课的老师有在职的,也有师范学校的大学生。课程内容根据志愿者的特长进行开展,志愿者都是无偿进行服务的,我们的课程服务也不收费。”张婕说。聊到“四点半课程”开设的初衷,张婕表示,课程从四点半上到最晚六点结束,刚好孩子们的家长下班来接孩子,一是解决“上班族”家长接孩子的问题,二是让孩子们能在假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不要荒废了假期的时间。
老师和孩子一起完成“3D打印”手工作品
走进西一路兴乐社区居委会,李玉梅书记热情地带记者参观了学生上托管的教室。记者看到教室里窗明几净,里面除了有学生上课用的桌子和凳子,还有社区精心布置的图书角,书柜上整整齐齐地摆放了很多儿童读物,图书角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漂流书屋”。“考虑到家长每天6点或者更晚才下班总不能每天为了接送孩子请假,所以我们社区想到了开办‘四点半课堂’,最初只是我们兴乐社区的小孩子来上课,后来附近社区的居民听到有这个课程都愿意把孩子送来,孩子就越来越多了。”李玉梅说道。据记者了解,兴乐社区的“四点半课堂”是从今年7月5号开始服务社区居民,是社区“儿童之家”的服务项目之一。托管老师一部分是社会组织里面专业的老师,例如黄龙书画协会的老师会来给孩子们上软笔书法班,还有一部分是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开设一些他们喜欢或者感兴趣的课程。张玉梅表示,随着课程内容的逐渐丰富,很多看管孩子的老人也愿意把孩子送来参加托管,“老人们觉得孩子在家自制力不好,送来和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也是有个很好的氛围。”聊到课程的反馈情况,李主任迫不及待地打开社区托管的微信群给记者看。记者看到群里参加过社区托管的孩子有一百人之多,家长们会在里面分享孩子在“四点半”课堂中的学习成果,有绘画和手工作品展示,也有很多下围棋、写书法的练习场景。谈及未来公办托管兴起会不会对社区托管有所影响,李玉梅表示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她和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在不断思考社区托管课程的新发展,希望真的能解决群众需要,为群众办一件惠民的好事情。(实习记者 王媛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