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扶风县疾控中心驻村干部李增儒、刘录林:扎根基层情系百姓 书写不一样的扶贫故事

2021-08-09 14:35:00

本报讯(通讯员 韩文娟 记者 杨东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脱贫,而这实现全面脱贫的背后,却承载着许许多多扶贫干部默默无闻的付出和辛勤汗水,他们深入扶贫工作第一线,了解村情民意,走访群众,细心调研,放弃无数个周末和节假日,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爱心,让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一个个贫困户逐渐脱贫,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今天,就让我们来讲讲扶风县疾控中心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李增儒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录林的扶贫先进事迹,他们都是党的扶贫好干部,是贫困户的贴心人。

扶风县疾控中心驻村干部李增儒、刘录林:扎根基层情系百姓 书写不一样的扶贫故事

自2016年开始,他俩人就以不同的身份驻村在扶风县比较偏远的午井镇高望寺村开展扶贫工作,一个是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一个是驻村工作队队长,5年以来,他们扎根基层,情系百姓,一心为民,他们俩像兄弟一样,吃住在高望寺村,艰苦的环境坚定了他们的决心和信心,多年的驻村工作锤炼了他们的坚强的意志,多少个周末,他们放弃了公休日和家人团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为扶风的扶贫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本单位的扶贫工作获得了荣誉和好评,让高望寺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百姓脱贫致富,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扶贫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为了准确把握帮扶村所有贫困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他俩认真学习国家脱贫攻坚扶贫政策,细心研读扶贫有关方案和措施,多次走访贫困户,并结合高望寺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和帮扶计划。他们俩暗暗下定决心,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让帮扶村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只有这样,才能在晚上睡个安稳觉。开展扶贫工作5年以来,在贫困村的庭院内、田埂上、病床前、还是乡间小路上......总能看到他俩熟悉的扶贫身影,他们总是带着深厚的感情和爱心,热心解决贫困户家中的实际困难,赢得了广大村民和村干部的信任和赞誉。2021年7月26日,午井镇高望寺村党支部村委会向疾控中心赠送了锦旗,并向所有扶贫干部深表感谢和问候。

扶风县疾控中心驻村干部李增儒、刘录林:扎根基层情系百姓 书写不一样的扶贫故事

扶贫工作是一项扎实的工作,身为驻村第一书记的李增儒同志,在扶贫工作中身兼重任,他深知扶贫工作也有责任在里边,工作细节上千万不能马虎,更不能出差错。他积极参加县上定期召开的扶贫工作会,细心研读各项扶贫政策,勇于创新扶贫新思路,每天繁忙工作直至深夜,白天还要与村干部一起出谋划策,保障“六个精准”,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解决了贫困户的急难愁盼问题,为高望寺村群众办了一件又一件大好事。扶贫工作琐碎繁杂,基层生活环境艰苦,几乎没有正常的公休日和节假日,因经常连续工作而常常忘记吃饭和休息,他的身体被累垮了,就在他住院期间,仍然坚持带病工作,他的这份执着与敬业精神,深深感动着高望寺村的每一位村干部和村民。

扶风县疾控中心驻村干部李增儒、刘录林:扎根基层情系百姓 书写不一样的扶贫故事

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录林,更是贫困户的贴心人。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把每一位贫困户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他经常鼓励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坚强生活。在高望寺村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他熟悉的扶贫身影。他严格按照国家扶贫政策和会议精神,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因地制宜,规范建档立卡,对高望寺村的 142 个贫困户、505名贫困人口,统一识别标准,动态掌握贫困户基本信息,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政策清。加强政策衔接,及时将返贫人口列为扶贫对象,做到有进有出,让群众满意度大大提升。他工作起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了扶贫工作,他几乎忘记了家里所有的事情,就在儿子自己悄悄筹办婚礼的前夕,为了迎接省市的检查工作,刘录林同志还奋战在扶贫工作第一线,直至每个深夜。

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树立脱贫意识,积极为国家减轻经济负担,让高望寺村的扶贫工作一直走在全县前列,让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这都是扶贫第一书记李增儒和工作队队长刘录林俩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和付出,扶风疾控中心多次被评为全县脱贫工作先进单位。扶贫工作虽已结束,可他们扎根基层、情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坚守与执着,以及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楷模。他们用自己的脚印丈量了扶贫一线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5年的光辉岁月书写了不一样的扶贫故事。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