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西安蓝田县 周至县 国际港务区 浐灞生态区2023年高质量发展这样干

2023-03-23 10:48:20

 本报讯实习记者 权子昂3月22日上午,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西安高质量发展”系列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蓝田县委书记林梅,周至县委书记闻其伟,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孙艺民到会,分别总结了2022年的成绩,并介绍2023年的工作思路。

图片5

蓝田县培育孵化百家电商主体,让群众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林梅介绍,过去一年,蓝田县实施重点项目101个,完成投资113.9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2023年,蓝田县将以都市农业、旅游产品、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就业增收和营商环境的“六大突破”为抓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造川塬果蔬、横岭畜牧、山区特色种植三大产业板块,将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农事体验、民宿、美丽乡村等深度融合,走出现代都市农业新路子;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培育孵化电商主体100家;推动猿人遗址、荞麦花海等景区提档升级,加快旅游风景道、骑行专线等“慢游”设施建设,实施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发展特色民宿50家,打造精品旅游线路3条,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在城建民生领域,推进县门街东延伸片区、陈沟岸片区综合改造,实施向阳路、迎宾北路、健康路等重点市政道路改造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1个,新增公共停车位600个,推进城区集中供热、县体育中心建设;实施第三批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推进14个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做优“土特产”,带动群众增收,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万元。

另外,办好蓝田厨师学校、蓝田家政学校,建好蓝田汽修学校,培育职业技术人才1.7万人,建设地域特色劳务强县,促进群众高质量就业;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精准搭建人岗供需平台,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放管服”改革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聚焦重点产业链精准招商,招引含金量大、含绿量足、含新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20个以上。

周至县做好生态价值转化建设有生态、有产业、有生活的“金周至”

闻其伟表示,2022年,周至县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累计消除风险489户1626人,全县无一人一户返贫。同时,始终把猕猴桃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周至猕猴桃以58.28亿元第9次蝉联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猕猴桃类榜首。

作为全市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主要的“水源地”,2023年周至县将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下大力气做好生态价值转化文章,全力建设有生态、有产业、有生活的“金周至”。

持续深入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压实“林长制”“河长制”责任,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治污组合拳,为“长安蓝”贡献更多周至蓝;加快城河生态停车场、金周大道环境整治提升等市政基础设施和县城集中供热等市政公用配套项目建设,实施镇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加快环山路两侧村庄改造提升,建设美丽村庄示范片区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美丽村庄20个。

同时,扎实推进猕猴桃产业“九大提升工程”,推进猕猴桃品种选育、品牌创建、品质提升,加快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期)基础设施、科研站所等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聚焦研学在周至、康养在周至、旅居在周至“三张名片”,持续开展“源来周至·多来多福”系列旅游推介活动,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旅游品牌,建设旅游经济强县。

另外,加快西部智能装备产业园尚龙大道二期、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规划实施园区联通快速通道,促进“两园”融合、协同发展;加速推进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鄠周眉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跟进周乾高速公路、杨哑路提升改造、比亚迪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等项目服务保障。

国际港务区扩大“+西欧”朋友圈全面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的物流体系

孙艺民说,去年,国际港务区加快建设总投资206亿元的18个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支撑项目,西安国际港站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3束6线到发线18条铁路场站,可满足每年一万列开行需求。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总量4639列,增幅20.8%,在全国72个开行城市中开行量稳居第一。

2023年,国际港务区将持续扩大“+西欧”朋友圈,加强与沿边口岸和沿海港口合作,加大与境外铁路公司和国际船运公司合作,全面构建国际化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加快康佳二期、汇芯、国网、西部超导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新引进制造企业20家,打造千亿级临港产业集群;引进国际物流、跨境电商、直播企业100家以上,打造“一带一路”电商中心;

另外,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心建成投用,积极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全力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文化、体育、教育、科技、法律的国家级人文交流平台;深入推进“名校+”工程,加快7所学校、4家医院、34个安置小区等民生重点项目建设;发挥好“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作用,营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

浐灞生态区构建一园、一中心、一平台、一仓、一馆的“五个一”格局

孙艺民表示,去年,浐灞生态区推动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总领馆进驻,领事馆区签证国别超20家,“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全面运营,入驻外贸企业300余家,覆盖陕西80%的县域地区。

2023年,浐灞生态区将深化“国际会展+自贸+保税”组合发展,拓展“一带一路”贸易之家功能,加快创建陕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区,打造西安东部国际文化交流核心区,构建一园、一中心、一平台、一仓、一馆的“五个一”格局;新引入招商项目45个,推进44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打造西安设计之都浐灞承载区,构筑总部经济新高地,叫响“星河入梦灞上夜”文旅品牌;加快推进渭河南岸15公里绿带绿化、生态修复及周边基础设施工程,切实将“把渭河打造成西安城中河”的拥河发展模式落到实处。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