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樊红 通讯员 闵燕)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的破题之年,高标准、深层次、严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是必经之路。日前,蓝田县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下茬立势,快速行动,积极开展工业园区专项整治,收到了良好效果。
成立机构 周密部署
4月21日,蓝田县生态环境局正式启动工业园区专项整治。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中层骨干为小组长的领导组。抽调全局20余人,组成5个排查小组、1个信息沟通组、1个政策支持组,形成一线排查、信息同步、法律支持、案件审核的联动模式;细分任务,责任到人,瞄定目标,找准抓手,层层传导。对工业园区展开一次全面、深入、有效的“大清理”“大排查”,确保园区企业合法、规范运行,为打赢大气污染专项治理攻坚战奠定基础。
尽锐出战 “扎寨”园区
4月22日至4月27日,按照方案部署和要求,5个专项行动组“扎寨”园区,重点对新入驻企业、小微企业及日常管理死角进行全面梳理,对企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排污许可、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情况、危废间设置与日常管理等展开严格排查。同时将宣传教育与执法检查相结合,“以案宣法”提高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园区环保管理水平。对企业疑惑耐心解答,对存在问题督导整改,对严重违法企业“零容忍”,有针对性地将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在三元科技创新园区,执法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企业疑似偷排污水,通过层层摸排,记录取证,责令企业停止违法行为并接受进一步处理。
全面复盘 常态监管
4月28日,蓝田县生态环境局召开工业园区专项整治总结会。本阶段专项整治累计排查185家企业,行动小组对问题企业详情进行汇报,就需要研判的企业问题展开讨论。蓝田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闫涛强调,一方面要完善排查工作,专项小组、综合科、执法大队密切配合,完善证据链,同时积极对接管委会和其他相关部门;另一方面要继续开展问题企业重点排查工作,形成常态化监管。
本次工业园区专项整治为辖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实和完善了企业数据库,达到了送政策、守法律的目的,实现了磨合机制,检验作风,提升技能,锻造铁军的目标。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