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老将们的全运答卷

2025-11-18 09:58: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巩立姣:铅球传奇 五冠谢幕

本报记者  王美华

11月1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女子铅球决赛中,河北队选手巩立姣获得冠军。图为巩立姣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黄 伟摄

19.68米!

11月16日晚,在广东奥体中心体育场,伴随着主持人激昂的宣告,现场观众爆发出一阵欢呼——女子铅球名将巩立姣以19米68的成绩夺得十五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实现了个人全运生涯的“五连冠”。

这枚金牌,让巩立姣圆了心愿。早在十五运会开赛前,巩立姣就曾说:“我太想实现五连冠了,这也是我此次参赛的唯一目标。”

36岁的巩立姣是当晚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决赛的六投中,她在第二投投出19米53后确立了领先优势,之后又在第五投投出19米68。

“最后一投前,我还希望能突破20米,但因为体力原因没能做到。”巩立姣赛后说,“但是拿到这枚金牌,已经足够证明我25年的付出。”

这枚金牌背后,是她与时间和伤病的顽强抗争。作为参加过五届奥运会、十届世锦赛的中国投掷“常青树”,巩立姣已在铅球赛场上拼搏了二十五载,早已成就了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与全运会的“大满贯”荣耀。随着年龄增长,她的体能明显下降,再加上伤病时常干扰,这位老将的状态时有起伏。即便如此,她依然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定地站上赛场:“为了这场比赛,我打了三针封闭。”

赛后,巩立姣向全场鞠躬致意,并和裁判、工作人员握手,与对手逐一拥抱。

“这是我的告别之战,我很舍不得,但是没有办法。”巩立姣说,目前她的膝伤已影响到正常生活,“跟她们每个人拥抱时我都说,‘以后就靠你们了,我可能就要离开了’。”

谈及退役后的规划,巩立姣说一定会与体育相关:“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愿为体育奉献终生。”

徐嘉余:而立之年 “孤泳”向前

本报记者  刘  峣

11月16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游泳男子50米仰泳半决赛在深圳举行,浙江队选手徐嘉余以24秒36的成绩晋级决赛并刷新全国纪录。

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摄

“仰泳是一项非常孤独的运动。别的项目都能互相看看,打腿的时候能够聊聊天,只有仰泳是倒着走。仰泳运动员的世界里只有天花板,只有转身的时候才能看看水里的世界。”

巴黎奥运会后,徐嘉余曾多次谈起自己眼中的仰泳。作为中国男子仰泳的领军人物,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孤泳者”。

十五运会上,第四次征战全运的徐嘉余再一次“统治”了泳池——100米和200米仰泳豪取全运四连冠,50米仰泳打破全国纪录……在一次次划水、转身之间,成绩是最好的回答,坚守是最有力的底色。

由于在国内赛场鲜有对手,少有人怀疑徐嘉余在全运会上的揽金能力。但这名已过而立之年的老将并非没有压力。“我们赛前的一些期待以及对好成绩的憧憬,其实对我来说就是压力。”徐嘉余说。

巴黎奥运会上,徐嘉余获得男子100米仰泳银牌。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保持竞争力,徐嘉余一直在进行技术革新,希望让技术更好地把年龄的劣势抚平。这届全运会,徐嘉余认为成绩达到了自己的标准,“不过还是希望能更好”。

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包括50米仰泳在内的短距离项目将首次成为正式比赛,这为像徐嘉余一样的老将提供了更多追梦的机会。

“我一直以50米和100米以及当下的年龄和技术改进,去设置100米的强度。”徐嘉余说,接下来希望将100米仰泳恢复到世界前八的成绩。

徐嘉余的“孤泳”,也体现在仰泳项目新人乏力的现实中。近年来,中国男子仰泳迟迟未能涌现出能够在国际赛场与他并肩的年轻面孔,徐嘉余所面对的更多是一种“独自扛起项目”的责任。

十五运会男子仰泳100米决赛中,有两名年轻运动员游进了54秒大关。徐嘉余说,希望赛场上踏出的这一步,能够激励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

用坚持撑住高度,用自省保持锋芒。徐嘉余仍在泳池中,为中国男子仰泳争取时间,为后来者争取空间。

刘诗雯:因为热爱 探寻远方

本报记者  周姝芸

11月14日,在澳门进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乒乓球混合双打金牌赛中,广东队组合林高远/刘诗雯4比2战胜江苏队组合陈垣宇/蒯曼,夺得冠军。图为林高远(左)/刘诗雯在比赛后庆祝夺冠。

新华社记者 刘 续摄

11月14日的澳门,当全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打到第六局10∶10时,全场屏住呼吸。球桌两侧,一边是20岁出头的新秀组合陈垣宇/蒯曼;另一边,是“诗与远方”组合林高远/刘诗雯。随后,林高远/刘诗雯顶住压力连得两分,以总比分4比2逆转拿下决赛。34岁的刘诗雯,再一次站在最高领奖台上。

本次十五运会,是刘诗雯第六次征战全运会。刘诗雯职业生涯夺得过20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2019年世乒赛女单冠军以及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团体金牌,是国际乒联历史上首个世界杯“五冠王”。2022年,她当选为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继续助推乒乓球项目的发展。谈及此次参赛感受,刘诗雯表示,不敢想能参加了6次全运会,也不敢回头去看。正是因为大湾区主场的机会,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赛场上,刘诗雯手臂贴满肌贴,与对手苦战较量到最后。对于刘诗雯而言,这次全运会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成绩本身。“在国内从主力位置退下来后,能够一直坚持打的女运动员,在我之前还没有。”刘诗雯说,因为热爱,她想看看自己运动生涯的终点在哪里,女运动员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延续运动生涯。“我还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赛场,实现自己的价值”。

刘诗雯用坚持与热爱,拓展着女子乒乓球运动员职业生命的边界。赛后,她在社交媒体写道:“我的全运之旅完美收官,也给自己的乒乓生涯留下一次美好的回忆。这或许不是终点,我想探寻的,是女运动员生涯更远的地方。”

责任编辑:王菲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