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洛南供电公司同期线损综合达标率98.39,全国排名第49,入选国网百强县供电公司。
3月份,洛南供电公司同期线损综合达标率99.06,全国排名第40,入选国网百强县供电公司。
5月8日,从国网同期线损一体化系统获悉,4月份洛南供电公司同期线损综合达标率99.80,以全国第19名的成绩再次入选国网百强县供电公司,成为商洛供电公司首家实现连续三个月入选国网“百强”的县供电公司。该供电公司中心、石坡、景村、城郊四家供电所以满分成绩刚性入选国网百强供电所。
今年以来,洛南供电公司以双“百强”创建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推进电网攻坚,提升配网装备水平;坚持夯基固本,挂牌治理频繁停电线路;狠抓计量、采集和营配图形基础及量价费损、供电质量和反窃查违,推动各项线损指标稳步提升,为争创同期线损“百强”佳绩提供了可靠保障。
锚定目标不放松
洛南供电公司深知创建国网“百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抓线损就是抓基础管理,创百强就是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从年初起,洛南供电公司就将创建百强县、百强所确定为供电公司上下最重要的一项工作目标,全体干部职工锚定这一目标不放松。”该公司总经理吴伦哲说道,“我们成立了数据治理、理论线损、线损指标监控、采集、保电5个专项工作小组,压实各专业部门责任,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岗、落实到人,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促成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百强”创建工作,洛南供电公司以“数据同源、信息融合、综合整治”为原则,领导班子靠前指挥,职能部门协同发力,从营配数据采录治理、台区同期降损治理入手,倒排工期,逐项实施,采取“日监测、日通报、日处理”监督措施。以指标为导向,建立高负损台区“一台一策”治理方案,柔性团队驻所下台区,帮助供电所分析找准问题成因,确立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截至目前,该供电公司完成10千伏线路分析治理46条次、台区156台次,梳理台户关系异常4350户,更换09版及欠压表计1.9万余只、HPLC模块6万余块,全面实现台区计量“全覆盖、全采集”,采集成功率长期稳定保持99.9%以上。
党建赋能强保障
“我们要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深化‘党建+提质增效’工程,党员先锋模范带头,扛好各自责任不松懈,争取保持成绩、再创佳绩。”5月9日,在洛南供电公司同期线损治理分析会上,该公司党委书记朱代瑛叮嘱大家。
洛南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党建统领,齐抓共管的作用,组织营销部、运检部、数据办等部门、班组及供电所形成联动机制,生产专业组织开展全台区“电网一张图”数据采录,经营专业组织开展电能表批量更换。同时成立了“百强”创建党员突击队,通过逐户排查基础档案、计量装置、电量波动等信息,对长期高损台区实施联合会诊,找出原因,制定降损措施,集中优势力量,研究解决台区线损责任人无法降损的难点台区。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芋子槽台区线损率问题,在线损管理方面存在交通不便、台区分散、供电半径大、小电量台区多等先天‘劣势’。”洛南公司分管经营副总经理邓子昂解释道,“辖区部分配变有‘小马拉大车’现象,诸多不利因素给线损治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但这些困难并没有让工作人员望而却步,洛南供电公司结合线损管理实际、基础设施情况等,精准施策,集中攻坚,从管理降损和技术降损两个维度为“百强”创建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支撑。党员干部带头专项开展台区线损攻坚行动,更换长期采集异常或时钟异常的计量装置,更换总表、模块、集中器,清理线路通道,户表改造,配变新增、增容,不良工况治理,老旧线路改造,精准稽查窃电行为,全力保障创建工作的零失误。
山高人为峰
在洛南供电公司百强所创建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城郊供电所。城郊供电所管辖公用台区159个,承担了辖区内26个行政村、186个村小组,累计1.82万户的供电服务工作,是该公司公变台区最多、供电户数最多的供电所之一,台区密集交错,用电环境复杂,线损管理难度大。
“山再高,我们也能攀登,困难再大,百强也要创成!”4月3日,在洛南供电公司百强创建工作推进会上,城郊供电所所长陈兆锋向组织立下军令状。
在争创百强所期间,城郊供电所每天早上召开线损异常问题推进会,对前一天出现高损、负损、表计失败清单、预警台区等逐一排查分析,将日线损合格率、高负损线路、台区明细、需重点治理的异常数据第一时间下发到工作人员手中,明确治理方向。对照五大类关键指标,累计完成挂接异常客户档案调整6户、处理采集异常285个,电能表更换14只、计量箱更换35块,新增或轮换配变5台共计1400千伏安、更换下户线2.1千米,治理三相不平衡、低电压等不良工况台区5个合计1253户。这些数据,既是城郊供电所全体工作人员踏实工作的见证,也是百强所争创不可或缺的重要凭证。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洛南供电公司将继续深入线损专业化管理,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化工单驱动业务建设,推动同期线损管理水平再上台阶,助力“小单位大作为”新精彩。
记者叶瑛 通讯员 赵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