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何刚)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党委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客观规律和自身要求,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以“四心四抓”工作思路,打造“党建引领,人才领航,计谋发展,和美洪山”党建品牌。
忠心向党,抓理论武装,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理论武装是推进党建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党建效果的重要标志。洪山镇聚焦领导干部示范带头学。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心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带头写学习体会,作交流研讨。聚焦党员干部定时常态学。在用好“三会一课”的同时,洪山镇创新“洪山红课”每周定期开展宣讲活动,全体干部轮流上台,交流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心得、党的政策宣讲、工作中的所思所想等,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学懂弄通。聚焦线上线下丰富载体学。坚持利用“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智慧党建”等新媒体新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把学思践悟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同时利用微信向流动党员推送学习链接,开展“结对助学”活动。聚焦红色资源沉浸体验学。开展系列红色教育活动,促党性修养提升,开展支部联建,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观看红色经典电影,组织唱诵红色歌曲,开展党员读书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全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全心为民,抓风险防范,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洪山镇党委深刻认识社会安全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安全和发展,切实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牢牢守住高质量发展底线。镇党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稳定、意识形态安全等风险防范方面把群众安危放在心上、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把抓好安全工作落实在行动上。坚持责任导向,采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工作方式,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全员责任,坚决防范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抓早抓小,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千方百计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隐患。坚持完善机制,充分利用基层321治理的模式,结合巩固衔接四支队伍,建立“镇-村-组”三级微信管理群,以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为路径,以高效治理平台为保障,切实将网格管理服务工作做实做细,积极做好村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隐患排查、治安巡逻防范、预防电信诈骗等工作,不断构建基层防护网络,筑牢安全防火墙,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潜心育人,抓人才培养,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干部队伍建设是人才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人才从支撑发展到引领发展的关键所在。镇党委制定后备干部分类储备、定期分析、动态管理和梯度培养制度,进一步健全干部储备机制、选拔交流机制、涵盖导向机制、关爱机制,及时提拔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以“三亮三评三运用”绩效考核工作机制为切入点,重点培养年轻化队伍、活力型队伍,同时,加强“传帮带”工作,压实年轻干部责任,根据干部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明确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具体措施,并实行工作实绩纪实制度,定期收集和掌握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现、考核动态等信息,助力干部成长。
人才支撑发展,洪山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念好“人才经”,打好“乡情牌”,镇党委坚持把回引人才、管好人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头戏来抓,积极谋划“引凤还巢”,发展“归雁经济”,开展农村优秀人才排查,全面系统掌握本地优秀人才情况,以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村级后备干部、“两新”组织从业人员为初步标准,分村分类建立人才信息台账,充实农村优秀人才信息库。不断调整优化村级干部队伍,将本土人才、优秀党员积极纳入村两委人才队伍,提升两委干部学历情况。目前全镇14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了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培育了至少2名以上后备力量。培育了凤南油茶、大运食品厂、金鹏牧业、真硒水厂、乾隆大米、石狮设施蔬菜等一批规模性实业。
凝心谋事,抓项目建设,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洪山镇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工作,实施“党建+项目”双轮驱动,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建设动能优势,将党组织战斗力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力。2023年全镇共6个巩固衔接项目,镇党委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研究项目难点痛点,推动项目加快步伐,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强势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为顺利推进项目建设,镇党委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支部、一抓到底”的全过程统筹协调机制,聚焦重点项目推进落实存在的问题困难,全程参与重大项目的谋划、落地、实施、建设各个环节,助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落实落地。
“三联”工作机制显成效,以支部联建为核心、以产业联盟为路径、以资源联享为目的,按照“大联小、强联弱、近联远”的思路,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凤南和天池两大油茶基地辐射带动瓦仓、长安、牛山、青狮、小垭等村连片种植油茶15000亩,初具效益12000亩,产值600余万元;乾隆村依托富硒资源优势,发展优质水稻种植业、加工业,打造乾隆富硒大米新品牌,目前洪山镇乾隆、双柏、小垭、蒿坡村等五堰河流域已培育富硒水稻产业种植园区2000亩,产值达800余万元;天池村大运食品厂,采取“支部+园区(企业)+农户”模式,建成豆类种植基地5000余亩,完备的生产加工线1条,年产豆腐乳100吨,产值700万元。
“在党建引领下,洪山镇正在高质量发展,如今洪山镇的富硒米、真硒水、富硒豆腐乳、富硒黑猪肉、富硒油茶油等多种产品走俏市场,打造出‘硒源安康 富硒洪山’响亮名片。”镇党委书记吴芳讲道。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