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丹凤法院联合县劳动监察大队共同化解了一起欠薪案,帮助9名农民工解决“纠薪事”。
“太感谢你们了,从昨天忙到现在,我们终于拿到诉前调解书,心里踏实了。”当日,丹凤法院立案庭9名当事人拿到诉前调解书对办案法官连声道谢。

据悉:2022年3月至9月期间,丹凤籍原告王某等9人在被告林某承包的工地进行铺地板瓷砖、内墙粉刷、木工等零活。工程完工后,双方进行结算,被告尚欠原告王某等人劳务费共计210000元未支付。2023年1月19日,被告向原告等人分别出具欠条一张,载明劳务费金额,并承诺在2023年6月底以前付清。但承诺期限届满后,被告因该工程未经审计等理由一直不能支付上述劳务费。9名原告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立即支付工钱。
承办法官了解情况后,及时与丹凤县劳动监察大队对接分析案件形势,采取“府院联动”模式合力化解纠纷。法官联系到被告承包工程的“上游”公司负责人,该公司承诺7月底就会将剩余工程款120万多元支付给被告林某,被告当即表示拿到上述工程款会第一时间支付工人工资21万元,希望9名原告能宽限一段时间。可是9名原告情绪激动地说:“已经拖欠我们一年多了,我们还指望着这些钱给孩子秋季入学报名呢,今天必须给我们工资。”一时间调解陷入了僵局。办案法官和劳动监察大队工作人员及时对9名原告进行释法疏导,安抚情绪,经不懈努力,双方各让一步,最终促使原被告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于2023年8月10日前一次性支付拖欠9名原告劳务费共计210000元整。为了保证9原告按期拿到血汗钱,承办法官将诉前调解引入办案系统,为当事人发放了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民事调解书。

近来,丹凤法院主动融入“1+N+1”社会治理格局之中,创新府院联动的多元解纷合力。针对涉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与丹凤县劳动监察大队开展常态化的联防联调,采取“诉前化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开拓诉源治理新路径。
(苏艳玲)



扫一扫分享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