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盛夏,属于意气风发的少年。他们让枯枝生长,也让年少如烈阳;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幅员辽阔,用眼睛记录中华的江河锦绣。“青春筑梦”民族团结实践队走进七彩凤县学、思、践、悟、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青春筑梦”民族团结实践队积极响应团省委、校团委号召,于7月11 日-7月25日前往宝鸡凤县开展“同心共育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深入调研晓民生 民族团结植深情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民族团结代代相传。“青春筑梦”民族团结实践队深入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凤州村、古羌特色村落——草店村展开为期一周的助老、爱老民情调研。实践队员们通过入户调研、上门采访和趣味互动等多种形式与村内老人促膝交流,俯身聆听他们的生活点滴,用青春力量温暖“空巢”,促进民族交往交融。调研活动涉及路程八十余公里,覆盖两村老人一百余户。调研同时,拜访书法大师——邹东升,他现场挥毫作《同心共育石榴籽,民族团结一家亲》并赠予实践队,传递出民族团结的真情实意。
循迹民族特色村落 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欣赏古建群,领略民族文化。“青春筑梦”民族团结实践队身临回族特色村寨凤州村、羌寨文化园感受民族特色古村落建筑风格,领略中国传统村落魅力。实践队员通过实地体验树立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理念,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实际行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舞民族之风,传团结之情。羌舞表演者们用曼妙的羌舞和美妙的羌歌,给凤县夏夜带来了浓浓的“烟火气”。实践队员于嘉陵江边与羌舞表演者深度互动,沉浸式体验羌舞,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了解非遗文化,续写剪纸篇章。实践队前往凤州民俗博览园和凤县文化馆了解羌绣、草编、马勺脸谱等极具民族特色的非遗文化,随后又拜访了剪纸传承人孙双莉学习剪纸技法,了解传承现状。参观和体验的过程中,实践队员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领会非遗的魅力。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纷纷表示应主动承担传播民族文化火种的使命,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为牵引,在实践中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为赓续中华文脉奉献青春力量。
青春筑梦心向党 砥砺奋进新时代
走进七彩凤县,追寻红色记忆。实践队参观红光沟航天六院旧址,追寻航天精神,将航天航空精神融会贯通、切身领悟,做肯吃苦、有理想、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寻访凤州老党员,看到前辈们对于党、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感悟红色基因教育铸魂的积极作用。走进凤县革命纪念馆,了解习仲勋等革命先辈们在凤县组织策划领导“两当兵变”的革命事迹,重温红色记忆。“青春筑梦”实践队在学思践悟中深刻理解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将爱国主义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心。
投身志愿服务 凝聚青年力量
民族团结手拉手,童心共筑中国梦。实践队前往杨家坪社区青春驿站开展为期两天的青少年关爱志愿活动。通过青少年儿童自护教育、民族团结知识科普和航空航天理论宣讲等为小朋友带来精彩纷呈的课程。同时,民族融合手抄报、书法学习、航模制作等实践课程也为活动开展增加了一抹青春活力。本次志愿活动,不仅激发青少年对中国航空航天的热情,更让大家了解我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血脉相连,并以此来提高少年儿童团结友爱的意识。
关心独居老人,志愿温暖人心。在双石铺镇日间照料中心,实践队为“空巢”老人送上暖心问候,通过红歌传唱、益智趣味游戏等方式送上西航学子专属的温情陪伴。此次活动使实践队员更好地认识社会的多样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之心,也为民情调研的总结提升夯实了基础。
此次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让实践队员在学、思、践、悟、行中,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了对国情、社情、乡情的了解与认知,进一步明确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未来。青春筑梦民族实践队将继续为促进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凤县处处石榴红,籽籽同心一家亲。凤县的相聚虽然短暂,但青春筑梦的温暖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