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明)日前,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陕西省地方标准《考古工地安全施工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将于2023年9月28日起实施。该《规范》是全国首个关于考古工地安全的专业标准,标志着陕西考古工地施工、管理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必将推动考古工地安全管理水平上升新台阶。
《规范》立足于通用性考古工地安全管理规范,突出关注考古工地发掘过程安全管理,全面覆盖考古发掘施工过程中各方面安全问题。依据考古发掘过程对驻地、人员、水电、物资、文物等多方面进行安全规范,改善考古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状况,在满足文物发掘行业日益增加的考古需求和政策要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为科学有效地完成陕西考古发掘工作,提高考古工地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文物和人员安全,为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2021提交《规范》立项申请资料并在当年立项,组织西安科技大学和西安中安应急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制定《规范》,启动项目并制定工作计划、编写《规范》大纲、明确工作任务;2022年11月完成《规范》征求意见稿,2022年9月完成对秦东陵、霸陵和石峁遗址等多个典型考古工地的调查研究,2023年1月广泛收集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2023年3月在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进行整理和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提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核,2023年7月通过审查。
陕西是地下文物和考古大省,近年来每年开展各类考古项目达200余项,呈逐年增多趋势。每个考古工地都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面临着来自发掘施工、安全保卫、职业健康多个领域的安全挑战,极易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如何科学管理现场、保护发掘人员和文物安全是考古工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规范》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文物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更为科学有效地全面完成考古发掘工作,提高考古工地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