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10月7日电(鱼昊)累计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4亿元……为期8天的“超级黄金周”落下帷幕,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中秋国庆假期期间,青海省各大景区成为热门旅游地,沿线景点游人如织。
游客在茶卡盐湖游玩。新华网发 王生荣 摄
10月6日,携程发布《中秋国庆旅游总结报告》显示,目的地为青海的中秋国庆假期整体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2倍,跨省订单占比近七成,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0倍……据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的数据,青海湖、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大柴旦翡翠湖、乌素特水上雅丹等景区游客接待数量分别较2019年有大幅增长。
“前半程团圆、后半程旅游”特征较为明显,群众假日出游意愿得到集中释放。据了解,青海省各地注重“非遗+旅游”“音乐+旅游”“市集+旅游”等有机融合,积极打造旅游新场景,促进文旅消费。西宁市举办河湟慕容古寨“邀月醉高原”中秋民俗文化节、中秋游园会、国风音乐会等线上线下活动。西宁市、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充分利用当地特色景区景点,举办体育比赛、户外露营等活动供游客体验。此外,青海省推出的“唐蕃古道特色体育旅游线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2023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游客在青海省博物馆参观。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壮美的秋景,深厚的文化底蕴,正是大美青海的魅力所在。在青海省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河湟文化博物馆、西宁市博物馆等场馆,“文化游”成为不少省内外游客的首选。“认识青海、认识三江源从探秘博物馆开始。”长假期间,青海省各地的博物馆迎来暑假打卡热,一座座博物馆为省内外游客开启一场奇妙探索之旅。
卞莹是广州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学生,这个假期,她和同学专程前往西宁市、海东市、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学习了解当地的文化。卞莹告诉记者,每到一处旅游,首先会参观当地的文化场馆,这次青海之行,她参观了青海省博物馆和青海藏文化博物院,感受到高原文化的魅力。
10月1日,西宁熊猫馆的一只大熊猫在进食。新华社记者 陈杰 摄
此外,全省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热度较高,沉浸式、体验式等文旅产品不断丰富,“网红”扎碾公路、花海景区等成为热门打卡地,西宁周边乡村游、生态游受青睐,旅游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出游节奏看,长假首日即高峰,9月29日单日订单量为8天假期之冠,机票、景区门票、酒店、民宿等订单同比增长明显。西宁作为西北大环线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航空拉动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