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感知·共融:AI时代的工业设计”在西安圆满闭幕,这是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青年艺术家沙龙”项目首个引进海外青年艺术家展览。
开幕暨媒体见面会:大咖云集,共话AI与设计未来
5月底,展览开幕暨媒体见面会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举行。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阵容强大,包括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王潇,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联合学院副院长、教授蒋维乐,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王馨,以及陕西师范大学俄语中心俄方主任、教授娜塔莉·察廖娃等。社会各界人士、大学院校师生及媒体界的朋友们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艺术盛事。
活动现场,策展人郝伊为嘉宾及媒体进行了详细的导览,随后在媒体见面会上,各位嘉宾对作品纷纷发表见解。王潇副主席表示,作品结合AI技术,探索了工业设计的艺术化表达,既具备功能性,又融入了视觉美感。蒋维乐教授则强调了工业设计作为时代前沿艺术形式的重要性,指出这些作品体现了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观众现场参展盛况:科技与艺术交融,激发无限想象
自5月24日开展以来,展览便受到了工业设计领域相关人士及众多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喜爱。观众在展厅内流连忘返,仔细欣赏每一件作品,感受科技赋能设计的魅力。
展览中的作品《Eco Fusion.AI 2.0》友好型3D打印机器人,以其将PET瓶直接转化为可打印丝线和成品的功能,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该系统通过透明设计、简洁界面和实时反馈功能,使用户能够直观了解从瓶子到打印产品的整个过程,培养了负责任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而仿生吉他作品《MarAIne》则通过前瞻性的参数化设计,捕捉了海洋生物的融合之美,体现了自然优雅与现代计算工艺的和谐协同。此外,展览中的生活类设计作品也备受观众喜爱。如系列茶壶《Pop Tea Time》,每个原色方块、亮黄色圆顶和优雅的弧形手柄都彰显了波普艺术的游戏精神和大胆的色块拼接。而智剪系列茶具则将中国剪纸艺术与人工智能驱动的设计和参数化建模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精致而有意义的茶道体验。
拍照打卡沙龙:定格美好瞬间,陈金艺术之美
为了回馈观众,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展览的丰富内容,在展览接近尾声之际,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于6月底在二楼青年艺术家沙龙展厅精心策划了一场科技与音乐交织的闭幕特别活动——集作品导览、吉他演奏以及邀请观众拍照打卡于一体的沙龙活动。
活动现场,策展人郝伊以青年设计师唐熙林的作品为讲解对象,为观众揭开了艺术与智能深度交融的创作密码。随后,吉他演奏者Aiva与Lisa以委婉动听的现场弹唱,使观众沉浸在欢快且美好的音乐世界中。在打卡拍照环节,观众纷纷拿起手机与设计师具有创意和未来感的3D打印模型作品《MarAIne》同框记录,为这场艺术之旅留下颇有纪念意义的珍贵影像。
此次展览虽已圆满闭幕,但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之旅仍在继续。诚邀广大艺术爱好者和市民朋友一同回顾这场科技赋能设计的魅力盛宴,继续思考未来生活方式的无限可能。在这场艺术与科技的盛宴中,我们共同见证了创新与突破的力量,期待未来更多精彩绽放。(通讯员 赵竟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