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是陕西省海拔最高的县,也是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较重的县区之一。今年以来,太白县自然资源局严格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平稳度过汛期,实现了“零伤亡、零事故”的总体目标。
把好思想认识“总开关”。深刻认识地质灾害防治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保持高度警惕,树牢底线思维。今年以来,太白县自然资源局通过理论中心学习组、地质灾害防治专题培训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关于防灾、减灾重要会议精神,提高思想认识、扛牢政治责任,召开工作安排部署会、调度会7次,夯实各方责任,落实防治措施,做到思想上不松懈、行动上不怠慢、工作上不打折。
落实群防群治“硬措施”。认真落实汛前、汛中、汛后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联合应急管理部门逐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集中培训7场次,安装普适性监测设备30台;在重要节日节点向群众宣传地灾防治知识6次,制作隐患点警示牌42个,开展应急演练46次,实现各隐患点避灾演练“全覆盖”;开展地质灾害排查一百余次,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6次,发现处理潜在隐患6处,紧急撤离群众13户19人,有效保障了灾害点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好主动防治“先手棋”。县自然资源局首先从机制保障方面强化应急响应,及时成立地灾应急小分队,分组包镇包点,对发现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积极响应、及时化解。其次从技术保障方面提升预警水平,投资208万元,对全县26处受威胁较大的监测点安装监测设备115台,汛前全部联网上线,保障了隐患点周边的136户451人安全度汛。目前,全县共有30处监测点安装了监测预警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地灾防治科技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最后从项目保障方面筑牢安全防线,投资382万元,实施王家堎镇台子上古滑坡治理工程项目,彻底解除了受威胁的17户57人、60间房屋及镇政府和中心小学的地灾威胁。
实现长效管理“同心圆”。深化地质灾害防治长效常态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同治”的长效管理同心圆工作格局。今年汛期以来,该局实行24小时科级领导带班,2名工作人员值班,1名值班司机随时待命的地质灾害值班值守制度。建立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群测群防体系,每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有1名镇级监测员和村级监测员,每天随机抽查当日情况,落实速报、续报制度。同时,确定一支平战结合技术单位,不定期开展评估,及时撤离受威胁群众,实现“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共同监管机制。
防范灾害风险,须臾不能放松。下一步,太白县自然资源局将按照部、省、市统一部署,抓早谋先、未雨绸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抓细抓实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维护好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讯员 李芳 刘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