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白县委统战部围绕服务中心大局这一主线,紧抓调研深度和协商能力建设“两个重点”,建立政党协商结果办理“三项机制”,坚持做到“三个有效”,切实蓄势赋能政党协商工作,让政党协商成为推动工作、解决难题的有力抓手。
围绕“一条主线”,突出协商重点
围绕服务中心大局这条主线,着重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等全局性问题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等中心工作,研究提出《2023年度中共太白县委政党协商计划(征求意见稿)》,并召开征求意见会,听取各方意见,明确了主题、内容、形式、程序和措施办法等。经县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印发实施。
搭建“两个平台”,提高协商能力
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强能力。举办“提高协商能力,服务中心工作”全县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能力专题培训班1期,不断提升党外代表人士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参政议政能力。在“太白统战”官微开设“E知太白·同心统战”专栏,定期推送全县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和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帮助无党派人士找准政党协商的切入点、结合点,不断提高政党协商的效能和水平。搭建考察调研平台找办法。注重协调相关部门将拟协商的主题及情况通报于协商前5个工作日送达参加协商的单位和个人。引导无党派人士在协商前围绕协商主题深入基层一线找问题、探病灶、思举措,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精准参考依据,不断提高协商质效。
建立“三项机制”,增强协商效能
紧扣“交”字,建立意见建议反馈机制。制定《太白县政党协商跟踪问效与反馈制度(试行)》,于协商后5个工作日内归纳意见建议,形成报告报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审示后,召开意见建议交办会,分门别类交付责任单位办理,办理结果于15个工作日内向县委统战部报告,并抄送县委办公室,由县委统战部反馈无党派人士及工商联负责人。紧扣“办”字,建立意见建议督办机制。成立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组长的意见建议办理情况督办领导小组,从交办之日起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定期对办理情况集中督办,实地察看办理进度。对办理进度慢、难度大的,召开座谈会议,与承办单位座谈协商,提出针对性的办理意见,推动了办理工作提质增效。紧扣“效”字,建立办理结果评价机制。意见建议办理后,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县委统战部、落实单位配合,组织党外人士实地考察意见办理效果,按照“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类别进行满意度测评,对工作不够重视、办理落实不到位、不及时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通报,推动意见建议办理结果跟踪问效制度化。
坚持“三个有效”,发挥协商作用
有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党外人士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和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明确了谁来协商、协商什么、怎样协商等问题,有效拓宽了无党派人士知情明政、参政议政渠道。有效凝聚统战成员思想共识。支持无党派人士做好建言献策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工作,引导无党派人士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深入了解和反映群众心声,认真做好政策阐释和思想引导工作,达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团结鼓劲、凝心聚力的目的。有效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政党协商生动实践中,党外人士围绕创文工作、文旅产业发展等问题,提出的20余条意见建议被县委县政府纳入决策之中,编入《太白县民宿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太白县民宿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印发实施。
下一步, 太白县委统战部将聚焦政治引领,筑牢思想基础。扎实推进统战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引导统战干部、统战成员听党话、跟党走。聚焦发展大局,提升协商效能。深化县委常委带头开展政党协商活动工作机制,围绕重点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特色产业发展等召开政党协商会议,加强对协商成果转化落实的跟踪督办。聚焦优化环境,服务“两个健康”。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组织召开第二次民营经济统战工作联席会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聚焦风险防范,维护和谐稳定。常态化排查化解宗教场所安全、非法传教、涉台及海外统战工作、国家安全等领域风险隐患。发挥《宗教教职人员积分制管理办法》作用,规范教职人员日常管理。(通讯员 常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