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施工的路面上,晚间被人接二连三放置大石块阻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在太白县到洋县公路上施工的李师傅心想这里面肯定有蹊跷。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在今年上半年太白县到洋县公路皂角湾段向黄柏塬村方向路面修复作业初期,施工人员李师傅和他的工友们发现前方路面有大石块阻碍了施工,遂将其移除。等第二天、第三天施工时又出现了相同的情况,施工人员预感到是有人故意为之,遂四下留意,未见异常后再次用挖掘机移除了石块。就在第三次移除石块的同时,不远处有一位村民走了过来,自动承认石块是他放的,原因是十七年前太白县到洋县公路拓宽改造时曾经占用了他家耕地,至今都没个说法。而他阻碍施工的起因就是要为十七年前的事情讨个说法。施工队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立即向黄柏塬镇皂角湾村调委会反映,村调委会迅速安排专人负责调查处理。
受今年阴雨天气较多因素影响,道路修复施工进展缓慢,不得有半点拖延。为防止矛盾激化,确保道路修复施工及时推进,皂角湾村书记李云安立即启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在组织村调委会开展调查调处工作的同时,向镇党委、政府和司法所负责同志反映,请求司法所介入调解。
时间回到2006年。那一年,在李云安书记印象中,太白县到洋县公路的确进行了拓宽改造。但从那时到现在,十七年过去了,村上的干部已经换了几届,对于当年修路占用梅某耕地的情况他却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也实在想不清楚。一是如果当年确实占用了耕地,则当时就应当处理,二是梅某是镇村干部经常走访的农户,其为人老实身体又有残障,关于这件事他却从未提起过。这一突然的、尘封多年的诉求让村干部们着实犯了难。
在村调委会与司法所人员走访过程中,当年的一名村干部确认了占地事实的存在。原来是当年太白县到洋县公路建设的施工图纸临时作了调整,梅某称被占用的耕地原本不在施工范围内,但是为了避免拆除一座房屋,施工方临时更改了图纸,将施工路线改到了梅某的耕地上。当时梅某并不在家中居住,且土地处于荒芜状态,施工方误把耕地当成了荒地,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通知到梅某本人。等梅某知道时,公路已经修过去了。梅某在当时反映无果后,就再也没有提起过这件事,直到此次纠纷的发生。
摸清前因后果后,黄柏塬司法所工作人员与镇村干部再次入户梅某家。在走访中,工作人员仔细聆听了梅某本人就该事件的完整叙述,进一步了解事实经过,并对梅某及其家人进行了耐心的释法析理和引导劝解,告知阻碍道路施工的危害性,也明确承诺将妥善处置十七年前的占地纠纷。看到工作人员态度诚恳,实事求是,梅某的情绪逐渐缓和,积极配合调处。梅某请求村上参照当年被占土地面积,给他重新调整一块耕地。经过分析研判,李云安书记现场答复将依法协调解决耕地使用问题,梅某对该处理意见欣然认可。随后,公路施工方顺利完成了争议路段的修复施工。
该纠纷的有效处理,解开了困扰群众十七年的心理疙瘩。后来在黄柏塬司法所跟踪回访协议履行情况时,梅某向司法所调解员竖起了大拇指,这也是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最大认可。(通讯员 小斌 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