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权子昂)“今天解读的这两份文件关键字眼就是一个‘外’字,涉及外资、外贸、外商、外企、外经等。”西安市政府副市长黄强说。
12月29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办西安市推动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邀请市政府副市长黄强、市投资合作局副局长任伟出席,并解读《西安市以制造业为重点扩大利用外资若干措施》《西安市加快开放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以下合并时简称“《若干措施》”)。
西安市推动经济发展若干措施解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推进,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亚欧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集结交汇点,正从对外开放的“后卫”变为“前锋”,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站在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风口浪尖”。本次西安市出台《若干措施》两个文件,就是要“乘风破浪”扩大开放。
《西安市以制造业为重点扩大利用外资若干措施》从鼓励制造业投资、优化外资结构、加强外汇金融服务、提升外资营商环境等方面提出10条具体举措,重在对制造业外资的政策支持,引导外资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打造相关产业链集群,鼓励企业增资扩股。
“此次发布的《西安市以制造业为重点扩大利用外资若干措施》适用所有在我市投资落户的外商投资企业,具体讲就是在我市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同时可在商务部业务系统平台查询的外商投资企业。目前,政策配套的实施细则正在起草中,随后将对社会公布,让符合条件的外资投资企业都能尽快享受到政策红利。”任伟补充介绍。
除了政策支持外,西安市还加大外资招引力度,重点在更高质量“引进来”、更高水平“走出去”和营商环境等方面,采取了有力举措,力争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另一份文件《西安市加快开放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则从加速外贸、外资、外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开放通道、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快开放经济发展的10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明晰了西安市加快发展开放经济的实施路径,推动西安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据海关统计,2023年1-11月,西安全市进出口达3255亿元。全市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民营企业进出口在全市进出口总值中占比41.6%,比去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39.2%,比去年提升7.2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外贸潜能持续释放,汽车产业出口比去年增长了1.58倍。新兴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不断拓展,对俄罗斯、中亚五国进出口均成倍增长。
“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推进相关措施配套的实施细则起草工作,政策具体申报条件和奖励标准等内容将会在实施细则中明确,实施细则明确后将对社会公布。我们将确保让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政策红利,也欢迎企业在实施细则公布后积极申报!我们相信,在系列政策措施的激励下,西安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定会取得新突破。”黄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