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由陕西省宝鸡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主办的2023年第四季度“宝鸡好人”暨《好人之城 德润宝鸡——宝鸡市各级道德模范事迹汇编》发布活动在宝鸡广电大剧院隆重举行。眉县关工委讲师团副团长侯省彦获评“敬业奉献”类“宝鸡好人”殊荣。
本次活动,全市共有15位“好人”光荣上榜,眉县关工委讲师团副团长侯省彦获此殊荣,充分展现了“五老”关心下一代,无私奉献爱的精神品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为我们树立起老有所为崇德向善的价值标杆,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职责使命注入了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近年来,眉县关工委在市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关工委的职能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发挥“五老”人员优势,联合相关成员单位,依托眉县地域资源,丰富活动载体,不断提升立德树人关教品牌质量。持续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好家教好家风、建设“书香眉县”、法治教育进校园,坚持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解难助困护航成长、镇街关工委“六联”活动。实现“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做到镇镇有亮点,村村有看点,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关教氛围。进一步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五老工作室”品牌,实现基地宣教功能与五老优势作用双向促进,互融互通。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调研,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坚持调查研究,抓点带面,打造亮点。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担当,形成工作合力,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浓厚氛围。
眉县关工委将号召全关教系统向侯省彦学习,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感恩奋进,无私奉献,推动关工委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敬业奉献”宝鸡好人——侯省彦
侯省彦,男,195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眉县关工委讲师团副团长、宝鸡中共党史专家库专家、常兴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1986年,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副团长高增岳烈士子女来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拜谒父亲,但没有找到父亲姓名,失望而归。当时还是教师的侯省彦听说后,便萌生了为高增岳烈士补遗的念头。从那时起,侯省彦坚持30多年,利用节假日采访战役亲历者,他跋山涉水,行程5万公里,走访陕西、甘肃、四川等11个省市130多个县区,走访了200名战役亲历者,征集革命文物数十件,珍贵图片2200多幅,积累了1000余万字的珍贵资料,撰写出版《鏖战扶眉》《永远铭记》《红色故事》《红色英模》《不朽丰碑》《军魂永存》等10余本、240余万字扶眉战役系列丛书,记录了扶眉战役过程,再现扶眉战役宏大激烈的战斗场面。西安电影制片厂在扶眉战役胜利70周年之际,决定将这一场悲壮激烈的宏大战役搬上荧屏,影片以侯省彦老师笔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四军第11师33团副团长高增岳等指战员为原型,将真实再现扶眉战役期间的战争形势、战役过程。近日扶眉战役《我们的七月》上演。
2013年退休后,余热奉献关教工作,写红色书籍,讲英雄故事,用红色文化教育启迪下一代。先后深入机关单位、部队、企业、学校等进行红色故事宣讲,累计1000余场次;还通过各级媒体向全国听众讲述扶眉战役英雄故事,他通过红色英模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忆传统、讲理想、说奋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侯省彦先后荣获陕西省首批“百姓学习之星”宝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功勋奖、宝鸡市关心下一代“突出贡献奖”等殊荣。
本报记者李喜林 通讯员罗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