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梁开明)近日,紫阳县高滩镇河堤路终于通车了,这条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街道不见了乱摆乱放、违停乱停,一年来,群众也见证了镇党委、政府和街道社区治理街道的艰苦历程,大幅提升了社区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
坚持合理布局、引流防堵。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在“一河三路”的特殊地理位置中,街道“五乱”现象成为多年痼疾,为狠抓“四到位”,扎实开展“五乱”治理,必须进行车辆分流,修通河堤路、农贸市场和停车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顺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成为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
坚持民生大计、群众“点单”。在集镇改造之初,镇党委与街道社区成立宣传工作队,召集乡贤及群众代表,走访社区居民,召开群众会议,以治理“五乱”为契机,提交群众会讨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采纳合理方案,彻底解决“道路堵、停车难”问题,把“怎样拆和如何建”放在群众会上研讨,充分提升群众的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真正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坚持共同治理、干群参与。一手抓改造提升,一手抓长效治理。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下, 干群同心同向、同力同行,画好“同心圆”,现在终于晒出了成绩单和“年终红”。在社区居民“五包”的管理模式上,集镇还涌现出更多“红色微圈”和“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志愿加入街道治理活动中来,劝离违停车辆,纠治乱摆乱放等问题,如今,街道面貌焕然一新。
据悉,在本次改造中,居民自愿拆迁8户,建成800米河堤路一条,500平米的农贸市场一个,50个农贸摊位,基本满足了农产品贸易需求,建成临时停车位176个,根治了街道“五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