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丰收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创新“五大亮点”,充分发动群众建设美丽家乡,发展当地经济,村容村貌大为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感直线上升。
落实全民参与,激发示范创建动能。丰收村成立了“千万工程”示范村工作组,村“两委”7名成员、3名党小组长、71名党员、33名片长全部下沉片区,以“村民小组+片区+农户”模式组织“千万工程”片区创建,化基层“末梢”为创建“前哨”,让村民参与到示范村创建工作中来,形成全民参与、全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强化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方便万家。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积极筹措资金210万元,硬化通组便道14公里,实现村内主要道路全部硬化,全村通电率100%,电视入户率100%;有休闲娱乐广场3处1100平米,健身器材、绿化带、休闲长廊一应俱全,修建大小停车场4处,可停车150余辆,建设移民搬迁点4处,安置高寒边远群众150余户,水、电、路、视、讯基础设施完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深化移风易俗,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让身边典型在群众中发挥示范效应。三年来,丰收村共评选“文明家庭”65户、“好公婆”8名、“好媳妇”12名,极大提升了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认同感。通过举办家风家训宣讲会,传承良好家风,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文明乡风。
整治人居环境,提升静美乡村颜值。丰收村以乡村建设“塑形”,开启文明蝶变“加速度”。近年来,丰收村址修建了1个垃圾处理场和2个垃圾转运站、2处污水处理厂,绿化道路5公里、亮化道路3公里、硬化广场1处,建设村文化大戏台,乡贤议事厅和全民健身广场各1处,打造乡风文明一条街,全面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不断提升全村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
挖掘文化底蕴,擦亮文明乡村底色。挖掘本村历史文化,发掘先进典型人物,建成丰收村农家书屋和乡村大舞台,成立乡贤理事会、道德讲堂,邀请派出所、法庭等开展村头讲法,促进乡风文明,激发群众你追我赶爱护环境、共建共享的文明风貌。(记者 叶瑛 通讯员 侯兴华 李烨)